钦州港片区的风从海上来,也吹向海外。作为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贸试验区——广西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钦州港片区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突出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等,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跨越式建设打开了“时间窗”;突出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破除管理体制“瓶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揭牌以来,钦州港片区积极发挥面向东盟的“窗口”作用、经济建设的创新示范作用,紧握《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风向标”,为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激活“一池春水”。
“钦”风化细雨 润物细无声
寒暑易节,钦州港片区很快就要迎来挂牌一周年,近一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举全市之力推进钦州港片区建设,突出先行先试,聚力打造营商环境的高地、开放型经济的高地。
钦州港片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提速增效,为突出钦州港片区的独特优势,加快向海经济发展建设,推动中国-东盟的开放合作,钦州港片区在印发《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前提下,对标先进研究出台了《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高质量发展补充政策》,以及《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告知承诺制审批”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等,为扩大招商引资坚实了支持力量。
减环节、减时间、降收费、降成本、提效率,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用一张“承诺书’替代缺少的申请材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从“先批后建”变为“先建后验”,拿地即可开工,让审批服务“零等待”。
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钦州持续推动以海铁联运“一单制”“一口价”“一箱到底”“内外贸同船运输”“港站操作管理一体”“国际中转集拼便利化”等为重点的国际门户港的服务模式创新,对标优化和再造集装箱全生命周期流程,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大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落实政策夯基础 吞来吐往唱大风
钦州港片区狠抓试点先机,细化任务落实到位,自治区2019年安排的55项试点任务中,钦州港片区35项已全部完成,并制订印发了钦州港片区2020年工作要点及改革试点任务推进计划,稳扎稳妥有序推进改革试点任务完成。
疫情期间,在全国各大港口吞吐量普遍下跌的大环境下,钦州港一季度逆势实现双增长,货物吞吐量2887.8万吨,同比增长8%;集装箱吞吐量68.8万标箱,同比增长24%。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钦州港片区乘着港口便利的大风,在逆境中持续扬帆远航;钦州港片区在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重点企业实现20%逆势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发运集装箱增长58%,充分展现自贸区建设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
开放当翅负“钦”云 创新推进促发展
加快建设向海经济聚集区,钦州港片区围绕加快发展绿色化工等临港产业,推动华谊一期项目建成、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培育发展航运物流。增开航线,加密航班,引进设立航运、物流区域总部或运营中心,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做大做强国际贸易。建设完善大宗商品等国际贸易平台,筹建药材进口口岸;建设北部湾港保税燃油供应基地。全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引进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金融、医疗、文化、教育、培训等服务业。
以创新点燃改革引擎,打造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优势,钦州港片区2019年形成了19项创新成果(南宁7项、崇左15项),其中“船舶载运低风险危险货物便利化运输监管模式”创新获得了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国际海铁联运集装箱共享管理机制、集装箱矿产品“口岸直提,属地施检”通关监管模式、入园企业行政审批承诺制全覆盖3项创新事项及案例已获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挥部通过。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9个月来钦州港片区整合资源、人力,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加发展新动能。截至5月31日,钦州片区累计新设企业2482家,含外资企业30家,入驻华谊、泰嘉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其中产业类项目14个、基础设施类项目9个,总投资达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