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地方通讯正文

霍家桥村第一书记刘峰 驻村扶贫促发展

【时间】2021-03-29 12:41:36  【阅览】

分享:

    如今走进旌德县三溪镇霍家桥村,一幢幢楼房建起来,一盏盏路灯亮起来,一条条水泥路连起来,一处处广场建起来,一户户生活富起来……这一切,村民们交口称赞他们的第一书记、县纪监委选派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刘峰。
    地处偏僻的霍家桥村,被称为“三山夹两沟”,由原来的坎上、龙山、礼芳三个村合并而成,辖17村民组,680户2400人。原先,这里交通相对不便,随处可见泥泞小路,村庄脏、乱、差的现象比较普遍,村民缺少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面对困境,2018年10月刘峰驻村任职后,村上有的人对他充满怀疑,认为他到村里来这不过是下来镀镀金的,估计干不了多久。”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刘峰踏遍村里角角落落,问困难、讲政策,他走遍600多户村民,听取建议100多条,刘峰都将这些详细记录在工作日志上,了解村民的所思所盼,然后通过行动逐渐将这些变成现实。
    增强 “造血”功能,谋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刘峰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加大谋划力度,充分利用现有集体资产资源和自然禀赋,因地制宜盘活开发资产资源,大胆实践创新。以“股改三变”为突破口,依托村现有坎上水电站、龙山水库等集体企业资产资源,成立霍家桥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商引进博仕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栀种植基地2家企业,发展了黄精种植加工、金栀种植、烟叶种植、黄牛养殖、家庭农场等12家农业(协会)合作社,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水库租赁开发、坎上水电站发包经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黄精、烟叶种植、金栀基地入股分红、林地和园改地流转管护等,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村民年人均分红20元。特别是2019年以来村重点实施开展“园改耕”项目和土地股份合作,完成园地改耕地面积达256亩,流转土地100亩合作开展特色种植等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使我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同时,积极组织发挥党员示范户、能人大户作用,通过集体、个体经济和合作社企业大户发展有效带动农户发展种养加工业,增收致富,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00元。
争做脱贫 “主攻手”,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120人,主要致贫原因:因残占50%、缺劳力占28.7%、因病占16.7%、缺资金和缺技术占4.6%,当年贫困发生率10%。面对现状,刘峰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压实责任,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各自分管责任,县乡村三级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责任,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与全村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各负其责,拧成一股绳,做到任务不完成不放过、问题不清零不放过、责任不倒查不放过,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刘峰刚到村任职期间,与村组党员干部开展谈心谈话,现场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协调相关单位帮助村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达160万元,建设饮水工程、硬化村组道路、修建桥梁、安装路灯、新建广场、绿化道路、治理污水、硬化护岸渠道、建设高标准农田等,有效解决680户农户和41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困难。同时他还为村里14户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16户申请房屋修缮、11户申请饮水质量提升工程、26户申请卫生厕所改造。此外,刘峰积极对接各县直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村庄基础设施方面,争取资金20万元,用于新建村廉政广场、法治广场、德治广场;争取“移民后扶”项目资金3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同时对接县纪委,申请资金15万元,改建、拓宽3座桥梁。经6年持续开展 “三精准” “三落实”集中攻坚,2020年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74人,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户,现有贫困发生率0%,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30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2764元。
    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刘峰积极推进“党建+三治”, 全面强化乡村“治理有效”。在村一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实施网格化管理,及时成立了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推选会长4人、成员12名,制定“四会”工作制度和规则,订立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在全村上墙公布;强化法治、德治建设,评选法制家庭20户、“好人”6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优良传统、廉洁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大力提升“乡风文明”。新建下怡廉洁文化(自治)广场、坎上德治文化广场、张家法治文化广场、模坦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4个,建成村部“一抓双促”工程展示长廊60米,在5个中心村组建成“党建+三治”文化墙2百余米。强化革命传统教育,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命名设立革命烈士广场,建成张本兴、陈直彬烈士广场2个;在全村广泛开展征集优秀家风家训活动,上墙张贴悬挂优秀家规家训30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家风建设。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有效促进“生态宜居”。持续推进“三大革命”“五清一改”,集中解决“脏乱差”问题,建成坎上、庄屋组污水处理示范工程2处,旅游公厕2座,完成改厕300多座,投放垃圾桶220个,充实保洁队伍10人,建成“生态美”超市1个。巩固“河长制”“林长制”成果,对全村4000亩山林和麟溪河、玉水河、龙山水库及龙山河流域进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强化小河里地质灾害点整治。县委书记储德友,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郑晓军、王沧浪,副县长王浩、刘明辉先后多次来村调研指导“河长制”、“林长制”、防灾抗灾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美丽乡村”成果。几年来,我村每年完成10件实事,双基建设得到大踏步提升。完成硬化村组道路8公里、建桥7座,安装村组路灯200盏;新建文体广场8个;绿化道路5公里;污水处理项目2个;硬化护岸渠道3000米,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亩,建成安全饮水工程5处等,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砂石治理,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通过进组入户宣讲、发放宣传材料、利用横幅标语张贴通告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设立举报箱,摸排线索,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做好信访维稳和综治安保工作,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提供和谐祥和氛围,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特约记者朱于斌)
 
【来源】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ccnntv0011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