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生健康 > 养生养老正文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

【时间】2019-06-06 17:17:51  【阅览】

分享:

作者:邓宏顺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

 

道光17年,52岁的林则徐可谓壮怀激烈。刚上任湖广总督,他便在繁忙公务中抽出数天时间深入雪峰山区,夙夜在公,广泛接触这里的文、武官员和底层百姓,巡视行伍民情,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饱含其间。

当时的湖广总督,其实是湖北、湖南总督或称两湖总督,其职责为总督湖北、湖南的军、政、民情诸务。这是清朝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之一。作为刚由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擢为湖广总督的林则徐,其内心正如他一年后呈给皇上的《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中所言:“臣十余年来,目击鸦片烟流毒无穷,心焉如捣。”一个“捣”字足见他当时的心境!此时他已有足够多的需要深入两湖基层,督办积案,了解武备和社情,以便为他施展才华、效忠朝廷作更扎实的准备;因为这时的中国,不管庙堂或者江湖,都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一年是公历1837年,英国维多丽亚女王登基。但既是这种盛典也未能扭转欲壑难填的英国再次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事实。故而英帝国依仗坚船利炮,不断在海外扩张,寻求霸权,将危机转移到其他国家头上。于是,封闭落后又地大人多的中国就成了他们倾销鸦片的主要目的地。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对外商输入中国的鸦片作了这样的记载:

1830年至1831年,输入中国鸦片19956箱;

1835年至1836年,输入中国的鸦片30202箱;

1838年至1839年,输入中国的鸦片40200箱。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

 

从雪峰山区走出去的魏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做得很早、也非常具体,他在他所著的《圣武记·道光夷艘征抚记》和《鸦片奏案·会奏夷人趸船尽数呈缴烟土摺》中,将这些烟箱的装量算了笔细账:每箱装有烟土40个,每个约重3斤,每箱总重有120斤。这样算来,仅1830年到1836年,以英商为主的外商就向中国输入鸦片共六百多万斤。加上1838年到1839年的四万多箱,鸦片战争前十年,外商共向中国倾销鸦片最少也达九万多箱,计一千多万斤。

鸦片之毒成中国之大害已有目共睹!而朝内对鸦片之毒的认识却存在严重分歧,以致“严禁”和“驰禁”两派激烈斗争。“驰禁派”视国患于不顾,持“圣朝宽大,不事峻法严刑”之见;而林则徐一直坚决支持时任鸿胪寺卿黄爵滋严禁鸦片的主张。他说:“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故此次林则徐的雪峰山区巡视实为极不寻常的巡视。

林则徐是从总督署武昌起程的。

道光十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是个天高云淡的大晴天,林则徐一早起来就处理公务,“拜发本章二箱,又发三摺、一片,奏报起程。”当他处理完公务,赶到武昌的皇华馆时,中丞、学使、司、道、府、县、将备等都已按礼仪赶来为他送行。

他辞别各位官员,踏上巡程后,在湖北巡视了将近一个月,至七月二十八日才自监利县进入湖南岳阳,八月初二日入长沙。而后经湘潭、衡山、永州、祁阳、入邵阳界,进入雪峰山区。

雪峰山区的秋末连日阴雨低温,但为了圆满完成此次巡视公务,胸怀壮志的林则徐强使自己努力适应这种气候。他知道与自己熟悉的东南沿海相比,雪峰山区的气温一定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他也作了充分的准备,包括起程时带上那件厚重的棉衣。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

 

这一年是农历丁酉年,雪峰山区不少地方遭遇了春、夏连旱,既是秋收过后,稻田里矮矮的禾桩和旱地里枯死的包谷杆,也还能让林则徐读出这个灾难年成的惨象,一路所遇的男女衣著和妪偻提携,也还能让林则徐读出这个灾难年成的生活和人心。

为了尽快熟悉湖广民情和武备防守,不管晴雨,林则徐一天也未停歇,一直在路上长途跋涉,内忧外患的朝廷和诸多两湖大事都是他心中的积虑。

林则徐是自湖北渡湘河至祁阳,自祁阳过文明铺、窑头岭,经黄家桥、罗田铺、牛思岭、财神塘而至邵阳的。一路遇到许多福建、江西生意人,同行中,他看到了不少在督署里无法看到的世情与民心。

进入邵阳界这天,是道光十七年农历八月十九日。

到了邵阳就意味着走近了宝庆和武冈,而走近武冈,林则徐就不能不告戒自己:“蓝逆案”是皇上要查办的大事,可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天下起绵绵细雨,秋后的庄稼和草木都已枯萎。但宝庆方面赶来迎迓的官员在途中和他见面时还是如春风拂面一般。交谈中,林则徐回忆起一天的行程,在他的印象里,进入雪峰山区的第一天就走得非常艰难。“今日75里,实有一百里长!”这是他在众人面前对行走山路的感慨,也是他在日记中所作的记载。

林则徐原计划在洞田铺住宿,据悉,洞田铺一向都有公馆。但当他们一行到达洞田铺时才发现公馆已经倒塌。地方上的萧条与凋敝,于此可见一斑。于是,他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再前行15里,在郦家坪的一户老百姓家中住下。

入夜后,林则徐只见窗外的雨下得越来越大,因是临时借住,也就顾不得房屋的低矮、狭窄和潮湿,只得在此任风雨浇愁一夜。此前沿途所有的夜晚,林则徐一住下都免不了要办理公事,或听取当地文武官员汇报,或提审控案,或收发包封,但这一夜没有办公,临时借住民房,找不到办公的灯光,只能在筋骨疲惫中劳神苦思,度过漫长的黑夜。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

 

大雨在林则徐的听觉里一直没有间断,及至天明也未见停下,因此,天气也变得更加阴湿寒冷。他起来站在门口,秋风裹着雨湿的冷风一阵一阵拂面而来,他忍不住微微抖了一下,不得不立即回房“身著重棉,且须戴领”,然后才出门迎寒前行。

进入雪峰山区后,沿途山重水复,山高壑深,小径如丝,坡陡难走。直到逼近宝庆俯时,地势才开始平阔,林则徐更加留意这里山峦叠嶂,乱石林立的景象。因朝廷有旨令,一桩发生在武冈的“蓝逆案”需要他这次认真查核,他不能不留意这里的山水和人文。这不是闲情逸致,看山水可知民性,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经泉口铺、黄家亭、龙井湾,在锡岭铺(西林铺)吃过中饭,再过廖家桥、杨霸山、夏家山、唐家铺、潭家桥,长冲口。道光十七年八月二十日,林则徐到达宝庆府城。入城时天已傍晚,本因崎岖跋涉而深感疲惫,但此时天气突然放晴,头顶上天蓝云淡,又有府、县、营员来迎,一丝愉悦悄悄袭上林则徐心头。他想,这会不会是查核武冈“蓝逆案”的吉兆?

早在此前的八月初三,林则徐到达长沙时就已经着手查办武冈“蓝逆案”。那天,他从申刻起,“提讯武冈滋事逆案人犯暨殴毙蓝正樽之乡勇等共三十余名,至丑正始毕。”也就是说,当时林则徐从下午三时开始审案,一直审到深夜三点,审查了十一个小时,“逆案”的基本情况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

这晚上,当武冈查署牧等官员与他见面时,那一丝轻松和愉悦又顿时消逝得无影无踪。林则徐这次奉旨要查核的是有关“谋反”的重大案件。此前一年,即1836年三月,新宁人蓝正樽(又名蓝元旷)率三千瑶民起义,封王拜将,自立国号。后来,在攻打武冈城时因寡不敌众,以失败告终,但首事者蓝正樽下落不明,有人说已潜逃广西,但当地官员皆说“已被乡勇殴毙”。这让皇上一直不悦。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

 

林则徐住在宝庆府城内的考棚里。他和往日一样,虽有长途跋涉之苦,但睡前必办完公务。当然,首先是要“提问蓝逆案内人证”。离案发时间虽一年有余,但面对林则徐,各级官员都认真呈述得如昨日之事一般,态度认真,口径统一。因为他们向林则徐的汇报情况说得有理有据,林则徐也不无欣慰,于是,他连夜“拜发三摺”上奏朝廷。

其实,此一时期,不仅新宁人蓝正樽率众起事攻打武冈城,在中国各地,前前后后均有不少农民起义,如山东潍县马刚、福建嘉义县沈知,凉山地区的农民起义等,还有如陕西、甘肃、江苏、直隶、山西等地分别受水灾、旱灾、蝗灾、雹灾、霜灾后,也都民情难平。

国之灾,民之难,不能不使林则徐忧心忡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胸怀,在他的日记中随处可见。尽管他这年七月已因江南河库道库银不清,他坐前任江苏巡抚时注考不清而遭降四级留任,但他此时仍是将个人得失置之渡外,急国之所急,忧民之所忧。

二十一日,因为天下大雨,无法上路行进,林则徐在宝庆府滞留下来。早饭后就去考棚“阅视宝庆协武冈营将备弁丁步箭,至晚始毕。”“宝庆协武冈营”是武冈发生“蓝逆案”后,朝廷采取的特殊的军事防备措施吗?而通过林则徐这一整天的认真“阅兵”,也不难看出当时上下对这里武备防守的格外认真。

这天晚上,林则徐还是没有休息,心系皇上旨意和朝廷大事,深怕丝微有误。为万无一失,他“夜复提问蓝逆案内人证”。得到的情况还是与此前无异。通过几次审问,林则徐不仅不再有疑问,还在内心里以顺利办完这件大事而感到有一丝轻松,又想起自己进宝庆俯那天傍晚老天放晴。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在通过前后多次认真查核后向皇上所呈的奏摺却让皇上极为不满。皇上责他奏折中所言的“殴毙属实”是“随同附和,迁就了事”。于是,他遭到“降五级留任”的处分。这个结果太让他太感到意外!这一年林则徐已连遭两次“降级留任”。

二十二日林则徐一早起来就见天气非常晴好。他向署中发了第七号包封,旋即起程赶路。走出宝庆府北门即过资水。资水的地理位置,林则徐是不会忽略的,他在日记中特地写上“此河乃资水、邵水合流,上通武冈、城步,下达安化、益阳。”

林则徐于河东登岸再向北行,从望城坡、苦橘山、长冲铺、石马港,过桥时见桥下水势汹涌,而“桥北人家颇盛”。赶到文泉山时,县令在此备了中餐。饭后再由新田铺、于家桥,白云铺、巨口铺,晚上又借宿民居。

二十三日仍是好天气,天刚亮就起程赶路。北行至草鞋铺和和栗坪之间的大山时,林则徐迎风立定在大山顶上远望,这里是宝庆与新化之界,极目四下,只见地势极为险隘,“有一夫当关之概”。到达栗坪时,代理新化县令谭泽恺已在此迎迓。过顺水桥后,出现在眼前的“凿山为路,悬崖突出”,实让林则徐意想不到。

山路已经窄到不能坐轿,只得步行,行程实为艰难。过车家桥、卢氏茶亭、观音桥、富义桥、至赵家湾时,新化本任县令韩曜派家人准备中饭。饭后又继续赶路,过马王坳,再次进入邵阳境内。再前行至鸟树下,在肖氏民宅里借宿。“山径逼狭”,林则徐本已走得非常劳累,但一见隆回巡检走六十里路来此地迎接,他又不无感激。

二十四日清晨起程往溆浦县行进。

过鹅梨坳,何木山、高水桥,至匡家铺吃中饭,下午经塘下、和树坳、黄泥井、烂木桥、烂草田,晚上在关帝庙借宿。溆浦县令来迎。这一晚,林则徐一直清楚听得,深夜开始下雨,并立刻“雷雨颇大,二鼓始歇,半夜又雨”。秋天响起如此之大雷,还是罕见,又想起溆浦龙潭还有一起控案,林则徐几乎没有深睡。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

 

二十五日天亮后雨仍不停。林则徐只得冒雨起程。走不远就上老鹰坡,进入溆浦县境内。险峻的老鹰坡给林则徐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在日记中写道:“此坡极为险峻,一上十五里,始到岭顶,石径逼窄,”轿夫扛着轿子就打不了转身,无论是谁都只有徒步而上。

上到山顶俯视谷底,“涧底之云,有如浪涌,想黄山云海不是过也”。将黄山云海与老鹰坡云海媲美,除林则徐之外,世无第二人!

从此一直在高山小径上行走,直至芦茅坪、黄土坑、小散水、大散水、黄陵冈、到怀子冲才吃中饭。中饭后,再经三角塘、黄李坳、溆浦坳、嘴坡,然后才开始下山。十里后,才到两丫坪投宿。全天行走了九十余里。关于这一天行程,林则徐最不能忘怀的就是这里的险路和云海。他在日记中几乎用了极言,将老鹰坡谷底的云浪比着黄山的云海还认为“不为过”;又将老鹰坡的险路写下这样一段文字:“皆傍高岸而临深涧,路窄如线,其危险倍于滇、黔道上,此后不可复行也,书以志之。”可见其用墨之重!

二十六日,天气又转晴好,清晨即起程。过万金坪、蹬脚水、接龙桥,千潭江、在龙王江吃中饭时,接到八天前署中发来的公文包封。饭后的路渐渐平坦,经冷水溪、高明溪、蝴蝶坪、北里坪,窑头、茅坪、然后进入溆浦县城。不知何故,溆浦县城的城墙已经坍塌。不过林则徐不住城内,而住在城边的卢峰书院。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

 

卢峰书院于清乾隆十九(1754)年动工,道光二十一年建成。林则徐住进书院这一年离书院建成已近百年。院门楼为一栋五间,正门上书“卢峰书院”。这是一座完备的书院,设有院长、监院、总管等职,管理生童的学习和院产等工作,并订有镌诸碑碣的《章程十则》和《学规十则》。提倡“以学为本”、“开卷有益”、“尚惜寸阴”。 尤其这座老书院办学认真,管理严格,曾有多位先贤来院主讲,为溆浦科举培养了不少人才,被诸多同仁奉为楷模。

与一路多借宿民居相比,卢峰书院的条件总算稍好了一些。于是,林则徐接待过前来溆浦拜迎的黔阳县令龙光甸之后,又连夜“提问控案”。

是夜提问的是一桩什么“控案”呢?从此后二十天的九月十六日,林则徐到达常德府时,“晨起在舟次传讯溆浦控告龙潭巡检之士人二十四名”的日记推测,当夜提问的控案,很可能也即这桩“控案”。查道光十七年前后,龙潭巡检的任期的确极不正常。这年的龙潭巡检为李际遇代理,李是顺天府(今北京)大兴县人,“由供事议叙,未入流”。短短九个月后,到道光十八年五月,龙潭巡检就换上了陈羲五。陈也是顺天府大兴县人,是“由监捐从九品”。但陈任期更短,只有三个月,当年八月就被乔应运接任。乔应运是湖北孝感人,“议叙从九品”。乔任职两年多,较前两任来说,稍有稳定。

二十七日的天气并不好,忽雨忽晴,时暖时冷。但林则徐早早就起床从书院起程。过龙池铺、蓝门铺后,在城楼坪小坐休息后又前行。据《溆浦拾遗》一书记载,林则徐过陈林坪时,见当地张氏宗祠严格教子,为之所动,过后写有“严道正风”一匾相赠。此一“陈林坪”是否林则徐日记中的“城楼坪”呢?

林则徐从小江口过渡,经排过岭,下午到达大江口。

大江口古镇是溆水汇入沅水之地,也是屈原“入溆浦”处。这里商贸繁华,水上交通便利。林则徐登上由当地官员早已备好的麻阳船,并在船上午餐。饭后,溆浦县令、辰溪县令以及镇竿将备等都赶此拜迎。林则徐不顾旅途劳顿,在麻阳船内依次见之。

林则徐为何要在日记中点明“麻阳船”呢?沈从文在他的散文《湘西》中写道:“沅水水面世界,一大半是麻阳人占有的。”“在河上显得极活动,极有生气,且数量最多的,是普通的中型‘麻阳船’。这种船头尾高举,秀拔而灵便”。在沅水流域,甚或洞庭湖岸边,“麻阳船”都是大名鼎鼎,常德还有一条麻阳街。所以,湖广总督林则徐到了大江口,乘坐麻阳船是地方官员的一种客气。

提到大江口就不能不提及与林则徐同朝为官的将令郑国鸿。但此时,林则徐并不知道郑国鸿与大江口有何关联,因为郑国鸿被视为凤凰人。真实情况是,郑国鸿原籍为溆浦大江口镇岩坪村人,其父为郑朝桂,与同邑人严如煜交往甚密。因其伯父郑庭松时为镇竿千总,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镇压苗民起义中身亡,即以国鸿为嗣,承袭云骑尉世职。林则徐更不会知道自己离开大江口之后三年,郑国鸿在“禁烟”运动中成为与英军激战而死的英雄。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身为浙江处州镇总兵的郑国鸿奉命率兵增援定海。9月26日,他与葛云飞、王锡朋协力抗击英军之再犯,坚守城西南要地竹山门,血战六昼夜。10月1日,虽身负重创,他仍挥刀力战,英勇殉国。至今,在郑将军的原籍溆浦大江口镇岩坪村郑将军墓前仍保存有3·23米高,1·35米宽的墓碑,上书:“诰封武显将军浙江处州镇总兵官崇祀昭忠祠郑公;诰封夫人郑母詹氏老太君合墓”。

林则徐离开溆浦大江口进入辰溪的第一个晚上住在沙堆。算起来,这天下午仅行船20里,又是下水船,可想而知,沿途的山水风光一定让他流连,到达沙堆肯定也为时未晚。

二十八日一早就从沙堆开船,下水疾速,不到中午就至辰溪县城。泊船之后,让林则徐眼前猛然一亮的是县城对面的丹山悬寺。林则徐在他的日记中对此作了这样的描绘:“有庙巍然,俯临溪流”。于是,他同前来拜见的辰沅道王简,署沅州府事凤凰厅的姚华佐等,一同坐船到县城对岸的丹山寺一游。虽公事繁忙,但难舍这里的独特风光,在寺里歇息一时之后才返回城里吃中饭。

《辰州府志》载;丹山位于沅水和辰水交汇处。在县城对岸,丹山洞之半面临江,渚清幽莫匹。康熙二十一年始建。沈从文先生这样描述丹山寺:“对河与小山城成犄角,上游是一个三角形小阜,阜上有修船造船的干坞与宽坪。位于下游一点,则为一个三角形黑色山嘴,濒河拔峰,山脚以下接受了沅水的冲刷,一面被麻阳河长流淘洗,岩石玲珑透剔。半山有个壮丽辉煌的庙宇,名‘丹山寺’,庙宇外岩石间有成千大小不一的浮雕石佛。”

丹山寺为千里沅水上的第一悬寺,凡过辰溪县城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无不同林则徐一样,忍不住前往一游。因此,丹山寺也留下不少前人的诗文。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

 

林则徐原定从辰溪改走陆路到麻阳、凤凰,但因下雨,无人不说旱路难走,只好听从劝阻,改乘麻阳船沿麻阳河而上。因是上行,便雇佣了纤夫。

船过潭湾、小潭、兰里,凤凰、永绥,再转由白河而下辰州,然后过神龙关入常德进武陵山区,往湖北回程。

林则徐过沅陵时留下的一首诗叫《神龙关》

重重入翠微,六月已棉衣。

曲磴远垂线,连岗深掩扉。

路穿石罅出,云绕马蹄飞。

栖鸟不敢下,岂徒行客稀。

林则徐此次巡视共计一百一十天,其中在雪峰山区近半个月时间。他一边巡视行伍民情,一边提审控案,并收发公文包封,办理大量公务,至十月十五日上午才回到三个月前的出发地——武昌皇华馆。中丞以下官员仍按礼仪前来迎接。于是,入城回署,“亲填两省营员军政考语,计三百余名”。

我们需要清醒地记住,林则徐此次来雪峰巡视行伍民情,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三年。这一时期,道光皇帝正为国力日衰而着急,据记载,皇上前后召见林则徐19次,听取禁烟意见。这一趟巡视之后的第二年,即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林则徐给皇上的《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中说:“臣十余年来,目击鸦片烟流毒无穷,心焉如捣。”这是他的心声!

朝廷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禁烟后,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三月,林则徐到达广东。此后,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自海上延到内陆,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反侵略战争的漫长岁月,也留下了许多至今仍值得我们这个民族深刻思考的阵痛!

林则徐壮志过雪峰,让我们看出一位忠臣良相在国难当头的担当精神,忍辱负重的高尚人格!这是一种与屈原文化紧密相联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雪峰山区一笔长闪不熄的文化遗产!

【来源】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bianji02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