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语】
记者:萧飞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大江南北春耕生产正陆续展开。农户们为春耕都铆足了劲儿。农资打假工作,关系国人的饭碗是否端得稳、端得牢,关系农民的辛勤耕耘是否会有稳稳收获,实在大意不得。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资产品的质量安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农资产品质量稳中有升。统计显示,全国种子、农药、兽药、饲料抽检合格率在97%以上。
但是,哪怕遇上一袋假种子、假薄膜、假化肥,也可能会让一户农家的汗水付诸东流。特别是,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强,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也会“七十二变”,农资打假,绝不能掉以轻心!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4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要求以严的态度、快的动作、实的作风,解决农资生产、流通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春耕生产和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各地各相关部门不负春光迅速行动,农资打假热潮正涌。农业农村部实施“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市场监管部门将化肥产品纳入民生领域“铁拳”专项执法。各地纷纷出动执法人员,抽查检查农资企业、门店和农资产品,创新监管机制。一批涉农资犯罪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等待不法分子的将是法律严惩。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问题较为突出。“忽悠团”蛊惑性、隐蔽性、游动性强,不断翻新手法,高价兜售假劣农资,一些农户深受其害。为此,今年的农资打假工作专门针对“忽悠团”启动专项整治。4月8日,公安部发布5起农资“忽悠团”售假典型案例,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据公安部门提示,“忽悠团”犯罪行为的特征是一“引”二“吹”三“骗”,即:先以赠送小礼物、免费吃饭等小恩小惠,吸“引”群众参加所谓的农资科技讲座、农资新品推介会等活动;再由不法分子扮演成农业专家、厂家技术人员等,出面“吹”嘘假劣农资产品功效、性能;最后,利用大幅度打折、限时促销等话术,诱“骗”群众购买假劣农资。
“一分钱一分货”,这老理儿没过时!有关部门要针对“忽悠团”实施全链条治理,深挖严查、标本兼治、打防结合。据了解,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公布了线索反映电话和邮箱,制作并组织发放了“种子选购明白纸”“化肥选购明白纸”,用“大白话”提醒农民朋友识假辨假。别小看一张明白纸,它能发挥大作用!关键是要让这张纸真正进村入户,把道理讲到老百姓心坎上。
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火爆,很多农资产品可“一键直达”。与此同时,网络违法销售农资问题日益突出,如缺乏网售许可资质、没有经营备案、标签标识不清等。当前,要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要求,加强协同治理,压实平台责任,督促平台开展自查整顿,严防品种虚假宣传和越区推广销售。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及时梳理、汇总和移交,会同有关部门督促网络平台采取警示、暂停或终止服务等措施。对网上存在的违规销售农药、兽药问题,也要下力气进行整顿。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要当好“护农、为农、利农”的守护者,确保广大农户及时播下放心种、施上放心肥、用上放心药,为新一年的粮食稳产增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