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村频道 > 基层聚焦正文

象形乡石塘村第一书记王自强: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扶贫工作

【时间】2020-11-16 12:10:00  【阅览】

分享:

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1月16日江西永新讯(尹群兰 记者贺辉安)江西省永新县象形乡石塘村第一书记王自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扶贫工作,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今天,我们来读一读王自强扶贫期间写下的扶贫日记,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责任和担当。
 
我是从2015年下到农村基层任职第一书记,到现在已接近六年时间了。2017年5月,我代表吉安市新华书店来到永新县象形乡石塘村开展扶贫工作。
石塘村是个深度贫困村,位于象形乡政府的东面845县道旁,距离县城有28公里。全村有1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864户3009人,村组居住分散,其中一半以上在山区里,交通泥泞出行很不方便。村民以种植水稻和养殖家禽维持生计,由于道路和水利设施的落后,村民收入依赖于气候,很多年轻人被迫选择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的留守人员,这也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组成人员。石塘村现有贫困户58户195人,大多是因病因残导致贫困,如何改变现状制定出有效的帮扶计划,成了帮扶工作组和村委干部的当务之急。
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扶贫工作
 帮扶工作组对所属自然村进行了走访,对登记在册的贫困户进行了逐一排查,发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在与群众了解情况时,村民大都躲避,不愿谈及村里的事,对扶贫工作知之甚少,对评选的贫困户和村干部有意见,这也让我心头为之一颤。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排斥肯定与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分不开,要打开工作局面就必须要取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这也是我党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于是在后期的多次民情、产业发展的走访调查和摸底当中,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加大政策执行的透明度,依靠群众力量让群众参与扶贫工作,为解决群众矛盾和推进脱贫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灌塘村有个村民叫刘和生63岁,村里大部分都姓刘,在族里有很高的威望,可他却对村里工作很不支持。2017年村委规划为灌塘村修条环村路,可是涉及七户占地农户的土砖房拆除才能修路,刘和生也在名单里,修路是好事本来都谈好了,可施工时老刘不同意了说要补钱否则不许拆,其他农户也纷纷配合,眼看规划要泡汤了。晚上我约村支书上他家去闲聊,在一番家常里短后老刘说了实话,原来是因为和上任村干部有矛盾加上常年生病的妻子没评到低保对村干部有意见。回来后经过村委开会讨论分析,刘和生家的情况符合低保条件可以照顾,但因为过了评定时间需要明年重新认可。为了不耽误工程也为了分担老刘的生活负担,我跑乡政府汇报了情况,也获得了乡政府的支持,由民政所救助为其报销医药费2000元,为他妻子办理了慢性病证。经过沟通交流,刘和生感受到村委干部的真诚实意后,主动提出先拆他家的土房,在施工中还积极协助村委调解群众矛盾,促进了工程顺利完工。
实际上在后期的危房改造,厕所革命以及农村环境的提升和殡葬改革等等诸多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中,依靠群众解决内部矛盾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方式,也是宝贵经验。

多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过去的石塘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通畅,制约了农民产业经济的发展,整村可利用的耕地和山林地资源少,也限制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回顾2017年以前,通村路没几条像样的硬化道路,连接周边乡镇的845县道也还是土路,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真实写照。
“要致富先修路”,2017-2019年,村委和第一书记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先后投入近500万元实施“七改三网”的工程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25户以上的自然村都有了三米五以上的通村公路,村庄修建了环村公路和巷道硬化,所有住房按国家住房安全等级进行了拆除和维修加固,新建住房按国家标准予以补助。农村的生活用电和安全饮水铺设到位,村村通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电话,全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60以上,每个村都设置了垃圾收集点和清洁工。村委还修建了石塘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村医疗室,完善了石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建设,改善了为民服务的办公条件。2018年初永新县财政整合资金修通了845县道,村民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道路的畅通也带动了农产品和商品的销售,群众的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另外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农业水利灌溉、水库堤坝加固以及生态环境整治也在进行。2018年以来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拖拉机和收割机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农民运送物资肥料也方便多了,“三沿六区”清理了养殖污染户,整治了乱葬墓地,各村集中修建了生态公墓,积极贯彻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
关注对贫困户、五保户、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生活也是我们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聚焦点。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作为第一书记,我积极向单位领导报告,协调吉安市新华书店给驻村提供防护口罩和帮扶资金,为农村抵抗疫情和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干部,老百姓自然欢迎和拥护。
多渠道开辟农民增收路
以前的石塘村由于地理环境差,交通阻塞,生产方式单一,出去的村民都不太愿意回来,即使赚到钱也在县城买房发展,经过几年的扶贫建设,农村环境有了极大改变,回来建房的也多了,特别是疫情后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留下了,如何发展怎样留住年轻人是考验我们的一道难题。
根据县乡两级的产业指导,我们村确立了产业+合作社+就业安排+政策保障的增收规划。我村利用小额免息贷款政策给19户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并网发电,年增收入2500元以上,另安装3处集中光伏发电场所,收益用于58户贫困户分红和支付公益性岗位工资。选择了四家有经营的种养合作社,58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红,还可以在里面务工另结工资。除此以外,第一书记主动还联系县就业局和农业畜牧局给贫困户上培训课,教授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并请示派出单位提供科技类书籍供村民学习使用,此举引发了村民的学习热情,都明白了扶贫扶志,授人以渔的道理。我们将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介绍给县城的优质用工企业和本村的公益性岗位,稳定了贫困户和村民的收入,同时为有条件创业的村民提供就业平台。
村民贺建平大学毕业后因残疾打算自主创业,咨询过村委后,自己利用所学专业开办了一个果园基地,村里帮助他规划了生产用地,协调了水电安装,目前规模达到500亩,种植了枇杷、蓝莓、翠冠梨,还养了贵妃鸡等。为了帮助销售,村委给他办理了电商平台。贺建平的成功不仅解决了村里的富余人员就业,也刺激和带动了周边的农户加入产业,起到了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贫困户刘时昌2014年因做工时疏忽从楼上摔下,巨额医药费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迅速将家庭带入危境,在帮扶措施下和大家的关照下,积极发展家庭养殖,于2017年主动要求脱贫。如今的刘时昌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帮扶干部好。2019年还被县里评为脱贫之星。
截止到2020年初,已脱贫54户191人,贫困户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6000元。
    带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通过这几年来村委干部的努力,石塘村往年在外发展的部分打工创业者回到了家乡发展,从事龙虾养殖和大棚种植等,带动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辛勤的付出也结出了硕果,2020年石塘村58户贫困户195人全部完成了贫困户退出,石塘村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我个人2018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了永新县委县政府颁发的:“优秀扶贫工作者”和“优秀第一书记”光荣称号。
脱贫攻坚战是世界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这场历史性的创举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是我们肩负的使命。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能和历史同节拍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来源】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hehuian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