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村频道 > 美丽乡村正文

五站合一 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协奏曲

【时间】2024-08-06 16:00:06  【阅览】

分享:

近年来,衙前镇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着眼群众需求,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推进上芫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互助养老之家、童心港湾、农家书屋、乡贤馆“五站合一”建设,实现了文化宣传、养老互助、关爱儿童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切实提升了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红色基因传承站
走进上芫村农家书屋,里面有序地摆放着长征系列、红军故事、衙前镇红色故事等图书,有诸如《小兵张嘎》《小萝卜头的故事》《少年游击队》等适合小朋友阅读的故事书、连环画,还有自然学科、种养殖业、人文地理等各类书籍。书屋两侧整齐地摆放着阅览桌椅,中间放置投影仪、智能查阅助手等科技感十足的多媒体设备。村两委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正带领着村民们进行红色教育学习,阅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影片,开展互动交流。
2022年以来,衙前镇依托上芫村农家书屋阵地,开设红色阅读专区,融合数字阅读、听书体验等新技术、新业态,把农家书屋建设成为文化技术服务平台、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引导村民利用“红书房”开展学习,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组织读书心得交流分享会、红色故事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
近日,衙前镇上芫村利用每月一次的党员活动日,组织青年干部“接力”分享阅读红色经典故事的心得体会,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党史经典故事,追寻红色记忆,感受信仰的力量。
“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听了大家分享的阅读心得,我深受感动,共产党人经挫折而奋起、处逆境而不退,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上芫村“00后”村民李宇栋说,“这更坚定了我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
如今,在上芫村,农家书屋不但是红色革命教育的“黄金屋”、党员理论学习的“打卡地”,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加油站”,更成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基因传承站。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站
上芫村劳动力输出量大,儿童留守现象较为普遍,多数家庭存在监护人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痛点,镇党委向财政部门、组织部门、乡村振兴帮扶单位等争取资金10余万元,结合上芫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童心港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场地布置,目前在册留守儿童23名,受益儿童 70余名,切实解决了留守儿童脱管失管等问题。
“爸爸妈妈,我语文考试得了100分,快看,这是我的奖状!”“童伴妈妈”廖树梅正在带着二年级的小慧通过手机和父母视频聊天,感受父母的关爱。每逢节假日,上芫村的“童心港湾”内都会开展“亲情连线”主题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过手机视频实现“云团聚”,让在外务工的父母能够安心工作。活动之余,廖树梅还与孩子们进行谈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了解孩子们的健康、学习、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以便更好的了解孩子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廖树梅说:“我希望这里能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希望我能给孩子们带来温暖。”
2022年以来,上芫村童心港湾建立“1+1+N”工作队伍,即“童伴妈妈”为主要力量,镇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医护人员等组建的志愿服务分队为骨干力量,村干部、党员“吉先锋”、返乡大学生等为补充力量,围绕亲情陪伴、心理咨询、励志教育、红色教育等主题,定期组织开展家访校访、亲情连线、阅读陪伴和手工绘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等各类关爱活动30余场次。
农村养老互助站
“孩子们都在外打拼,没时间照顾我们,我和老伴年纪大了,做什么事都不方便,听说村里开设了互助养老之家,我们就立刻报名参加了。每顿饭都有三菜一汤,饭后还能一起看电视、下棋。”70岁的上陂组村民激动地说道。“互助之家”设有食堂、棋牌室、阅览室、娱乐室,老人们茶余饭后可以看电视、话家常、下象棋,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温饱问题,还让老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在常态化运营“互助之家”的基础上,上芫村探索建立“互助之家+邻里互助”模式,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健康状况、经济困难程度等因素,由村委会、志愿者、受助老人家庭、受助老人等共同确定受助内容。由志愿者每天通过电话了解、微信沟通、视频探访等多种方式,一一询问关怀,及时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困难需求,给予别样的关心关注,并做到生活用品、菜品、配药当天及时送达。在了解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需求的同时,为他们义务理发、测量血压、提供代办缴费、代购物品等志愿服务。
移风易俗促进站
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上芫村红白理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式成立。按照村规民约,村民操办红白事需向理事会报备,理事会成员依据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制定的红白事办理流程及标准做好事前劝导,通过教育、规劝、批评、奖惩等方法推动执行。
今年以来,衙前镇集中开展“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评选典型、组建宣讲队伍、建立每月村民集中议事日等方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好做法、好经验,教育引导村民自觉弘扬文明新风,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如今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大步迈,陈规陋习是公害,移风易俗不我待”上芫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微课堂上,文明实践员丁昌红用“方言顺口溜”解读移风易俗,思想理论接地气、现身说法有故事、通俗易懂有引力。在党员中心户、志愿者的引导下,村民观看移风易俗宣传片200人次,发放移风易俗宣传资料200余份,签订承诺书共计100余份。
新乡贤协商议事站
 “看到家乡不断发展,很想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民生议事堂’真的太好了,为乡贤帮助家乡发展搭建了桥梁。”今年年初,衙前镇“乡贤议事堂”围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在乡贤馆举行协商活动,活动中,乡贤代表吕功新感慨道。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今年3月初,吕功新投资的梅花鹿产品养殖加工厂建成投产,吸纳上芫村20余户农户参与养殖经营。
2023年以来,衙前镇探索建立“村两委+新乡贤”乡村治理议事制度,支持新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优选一批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新乡贤”,组建“新乡贤说理说法工作室”团队,充分引导乡贤积极参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平安治理等各项环节,以“乡贤+”模式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我们按照‘有德望、有品格、有端行、有学识、有善举、有热情’的六有标准,从严筛选,确定了乡贤137名。在上芫村乡贤馆设立‘民生议事堂’,鼓励乡贤参与协商议事。”衙前镇党委书记赖国琛介绍道。机制建立后,乡贤们充满激情,不仅出谋献策、四处奔走、助推协商结果落地,而且还为家乡的项目建设捐款捐物、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协商。
  
(供稿:衙前镇政府罗美琪)
【来源】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hehuian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