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首席记者孙守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 “两委”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终端”,是保持和群众血肉联系的“前沿阵地”。周家镇冯家堡村选出新班子、展现新作为、营造新气象,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把服务工作做细做好,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迅速甩掉贫困帽子,群众满意度、认可度、幸福度不断提高,让冯家堡村奔小康征程中脚步更坚实、底气更充足。
党建引领强合力 党建阵地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开展党建活动的载体和平台,也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冯家堡村是东部山区一个普通小山村,这里七山一水二分田。多年来落后贫困一直束缚着海龙川山下这个小村落。2018年,冯家堡村党支部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知耻而后勇,在镇党委的支持下,2020年3月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两委班子,建好基层组织基地,把村党支部建成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党建是引领一切工作的核心,要凝聚人心,要让群众看到希望,就必须建强组织堡垒。”新的村两委班子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了标准化村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宣传栏和党务村务公开栏,配齐电教设备、健身娱乐设施、供暖设施,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制度上墙更加规范、便民渠道有效拓宽。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利用率极大提高,作为一站式便民服务站、村民评理说事点、党员活动室等多功能服务场所,提供帮助村民收发快递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党组织阵地已成为集办公议事、学习教育、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已变成党员群众“议事厅”和“加油站”、干部群众“连心桥”和党员群众“娱乐场”。冯家堡村被为营口市优秀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我们就要搞开放式村部、开放式办公、开放式村委会,让老百姓能随时随地找到我们。自打村活动场所建成以来,村民有了议事地方,党员有了学习园地。现在村里打牌赌博的少了,来这里搞文体活动、接受教育的村民多了。村活动场所拉近了干群距离,融洽了村民关系。” 党支部书记刘莹告诉记者。
服务群众促和谐 “阵地有了,作用如何发挥?”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在开展工作时着重从党员队伍建设、组织活动、服务群众等方面立规范,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对照任务要求,实时查找问题、狠抓整改,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运行。
作为5113工程党建示范点,村党支部在营口地区首创开展了“1+4+X”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活动,首次探索推行“345”网格管理法,即联系群众做到三活、熟悉群众做到四清、服务群众做到五到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代为收发快递、组织扶贫义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帮助果农修建田间作业道、销售滞销水果,在一件件小事中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关怀,党支部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影响力不断提高,造就了一支群众基础好、工作作风硬、办事能力强的村干部队伍,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昔日软弱涣散村开始华丽转身。
“现在开三轮车走这路,稳当了,拉水果都快多了,这得感谢村党支部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呀!”50多岁的村民老丁开着蹦蹦车前往自己地里忙秋收时,和原来的心态格外不一样,因为村党支部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帮助修建的田间作业道一直通到他家地边。
“2019年我家不慎失火, 一场大火全部家当付之一炬,当时绝望了。很快在村党支部和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新房盖起来了,家当重新置备起来了,还有许多志愿者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全家重新点燃生活信心和希望。”村民张光红无比感激地说着。党支部就是村民们的主心骨,赠送的锦旗一直挂在村部显眼的位置。
2020年12月,冯家堡村被营口市文明办评为营口市文明村。
发展产业壮经济 冯家堡村总人口262户、825人,人均土地不到一亩。长久以来,村民大都以种植玉米和苹果为生,由于生产管理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村民增收困难,只能满足温饱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村子打工补贴生活。出路在哪?
“大家不用愁,支部一定会为大家找到致富路!”就在冯家堡村村民困惑发愁之时,村党支部一份承诺让大家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脱贫致富中,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产业第一的扶贫理念,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导、鼓励发展特色种植,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
2018年4月,在营口市委组织部支持下,投入资金40万元,建设占地45亩大红袍李子园,村两委和党员带领村民共同种植大红袍李子、山野菜,逐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规模化种植大红袍李子、山野菜为主要依托的产业扶贫带动格局。
村两委成立李子园管理小组,采取“党支部+党员+贫困户+产业”模式,聘请省果树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把脉问诊,聘任有技能的贫困户作为技术员、管理员,加强技术资金管理,采购农机具,解决就业脱贫、提高管理水平,有效降低项目成本,节约项目资金4万多元。
2020年大石桥市“大红袍李子”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大红袍李子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称号。刘莹和第一书记在辽宁电视台、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快手、抖音等媒体平台上,宣传大红袍李子、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产业,村集体经济首次实现净盈利,销售收入3万多元,盈利8000余元。
村里还与营口市农产品供销物流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协议,采取直播带货、网络微信销售等方式,帮助村民销售梨子苹果6000多斤,增收1万多元。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4600元,2020年达6800元,贫困户91户188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幸福的笑容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村民们高兴地说:“在我们村,党支部就是主心骨,全体党员就是领头雁。有了他们,
我们的村庄会越建越好,日子会越过越甜。”
未来5年,冯家堡村将全力打造精品果园,做大做强集体经济。预计盛果期后可年产李子8万余斤,销售收入可达40万元。
“我前几年一直种玉米、苹果,一年也就收入3000多元,根本不够生活支出,还得出去打零工。现在跟着党支部一起种植大红袍李子合山野菜,年收入可达5、6万元,家里买了小汽车,小日子过得可幸福了。”村民周伟那兴奋劲溢于言表。
美化环境心舒畅 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下沉、为群众服务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凝心聚力作用,真正做到“党员在一线带头、民心在党旗下聚集、服务在基层落实、问题在基层解决”。不断强化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向每户延伸,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更有成效,群众生活更温馨。
村两委班子在营口市委组织部和营口军分区累计协调投入资金315万元,扎实推进“三助三帮三强”惠民利民工程,修建村路、河套护坡、凉亭、公厕、便民桥、蓄水池、机井等,新建两座文化广场和标准化卫生室,安装路灯、配齐医疗器械、药品等,坚持
便民、
利民、惠民,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
在党支部的号召下,家家户户编制网格门牌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实行垃圾分类管理,修建绿化林,开展“百村美丽、全面整洁”、“礼洁乡村、筑梦振兴”和“认养一棵树、共建一个家”等主题活动。如今的冯家堡村,已实现村路户户通、照明绿化全覆盖,村内生活垃圾得到全部处理。村民娱乐健身有了新场所,水利灌溉更加便捷,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原二组道南杂草丛生,各种垃圾、粪堆、柴草垛乱堆乱放,破乱不堪。去年村里实施三堆进院以后,平整了场地,修建绿化林,美丽整洁的村容村貌,住着真的很舒服!”
“去年下大雨,门前院内积水严重,好几天路上还是泥泞不堪。村路户户通后,前段时间的一场大雨,反而让新铺的路面更干净了,雨水很快就排到了沟渠中。”
“道路四通八达,村庄整洁干净,路边花草飘香,新建的厕所清洁卫生,垃圾及时清理,住在这儿不比住在城里差。”村民们如数家珍般的夸起村里的变化。
春华秋实满庭芳,栉风沐雨砥砺行。“摘帽”只是新起点,“决战”依然在路上。冯家堡村两委班子将和乡亲们一道,向着乡村振兴、向着全面小康,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