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高超百米 驾天作长桥——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主塔封顶
【时间】2024-06-05 19:09:40 【阅览】次
分享:
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讯:( 通讯员:宋志凌 孙金晓 刘成硕)6月4日,天高云淡,惠风和畅。记者在有着“黄河第一跨”美称的中铁十局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看到,两座分别高达114.5米、118米的主塔成功封顶,直插云霄。至此,该工程进展取得重大突破,正式进入主跨钢箱梁施工阶段。
本次封顶的是44#、45#墩主塔。桥塔由塔座、下、中、上塔柱及下、上横梁组成。其中下塔柱高17.8米,中塔柱高55米,上塔柱高42.2米,上塔柱为斜拉索锚固区,共设置14对斜拉索锚点,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整个施工过程包含22个节段,共需浇筑混凝土12531.9立方。
据了解,乌海黄河特大桥是包银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具有工程结构复杂、工期要求紧、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困难多等特点。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向主塔发起挑战。为大桥量身定制的ACS100液压自动爬升系统,具有钢筋辅助定位、泵管集成自动布料、全封闭智能养护等功能,如同一个空中“移动工厂”,成为大桥主塔的竖向“流水”生产线,大幅提升桥塔建造品质。为确保施工质量,便于灵活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采用的布料机,可实现360°自由旋转浇筑,不仅大幅节省塔顶空间,也使得混凝土浇筑更加快捷,保障施工的流畅度和安全性。针对索道管及钢锚梁定位困难等问题,成功研制出“亚克力定位对中盘”,有效确保了高空作业定位精度。一年多来,通过开展科技、研发、创新工作,项目团队在质量提升及科技成果方面成绩斐然。截止目前,获得企业级工法4项,省市级QC成果10项,项目科研课题《大跨径高铁混合梁斜拉桥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已在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成功立项。实现了挑战突破目标。
乌海黄河特大桥桥塔为花瓶型空心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温控防裂要求严、混凝土泵送高度高、加之黄河古道风速大,在这种环境下如何确保塔柱“内实外美”且不开裂。
项目经理张池告诉记者:针对这一问题,项目部一方面提升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增强抗裂和体积稳定性;一方面研发增设双层养护平台及智能养护系统、模板外配备全封闭围幕的新型安全、智能液压爬模,确保混凝土养护质量。施工中,塔座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应力应变计监测混凝土状态,对入模温度等性能指标参数逐一检测随时“把脉问诊”,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同时,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等难题,研发出智能温控系统,严格标准规范控制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做到全过程防裂管控,实现主塔混凝土“0”开裂,确保了大桥的工程品质。
在大桥建设现场,河水流淌,绿草茵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随处可见。
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刘兆军向记者介绍:“自开工以来,我们积极践行绿色施工理念,以党建+绿色形式,全面推进环保低碳,打造绿色“花园式”工地。
在大桥主体结构和辅助施工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用一系列创新手段,全方位提升项目绿色施工水平,最大程度降低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在大桥工地周围见缝插绿、立体增绿。针对施工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项目部从源头入手,依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对于大桥下一步的建设工作,张池信心十足地表示:“后续工作还有许多挑战,我们将以此次主塔封顶为契机,乘势而上,进一步强化大桥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科技创新等工作,勇当草原高铁排头兵,为加快实现包银高铁建成开通目标再作新贡献!”
【责任编辑】liuhui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