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拓 耳目一新 ——《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简评
【时间】2020-11-04 21:05:39 【阅览】次
分享:
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葛世雄】2020年10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52万7千字),是一部以晋察冀战地记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生动记述其生平事迹的拓荒之作。
“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在民族危亡的抗战年代,在晋察冀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除了真刀实枪与敌顽殊死搏斗的中国武装部队,还活跃着一支特殊的抗日队伍——晋察冀战地记者。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相机、纸笔作刀枪,在炮火硝烟中鼓呼呐喊,鼓舞士气,打击敌人,创造了战争环境下的新闻奇迹,铸就了新闻史上不朽的丰碑。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理想追求、职业精神、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他们的事迹、品格、作风、精神,就是一部部生动鲜活的新闻教材,是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然而,日居月诸,时光流逝,晋察冀战地记者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岁月冲刷着他们的英名,他们的身影也似乎隐退到了历史深处。挖掘、整理他们的生平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风范,使他们的形象立体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相对于其他新闻领域,对晋察冀战地记者、乃至对中国战地记者的研究始终是个薄弱的环节。尽管有不少优秀的专家、学者,筚路蓝缕,在个别战地记者的研究上,已做出了令人钦佩的贡献,但就整体而言,晋察冀战地记者研究还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前面是大片大片的荒原。
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研究的广度不够,分布很不平衡。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有限几位著名人物身上,其他绝大多数晋察冀战地记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专门针对晋察冀战地记者这个群体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也一直是个空白。
二是研究的深度亟待加强。近几年,国内先后出版了一些有关名记者、名编辑的书籍,里面间或涉及到晋察冀战地记者。但这些书籍简单编纂多,深入开掘少,对所涉及人物的事迹记述大多简略、概括,篇幅短小,无形之中,这些新闻战士的光彩、业绩被湮没了,人物形象扁平、模糊,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
而《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
作者历时5年,奔山西,赴浙江,下武汉,上北京,访冀南,进冀东……寻找晋察冀战地记者的知情人和有关专家,查找相关文献,钩沉索隐,调查采访,发掘出大量的史实故事和细节。在掌握丰富史料的基础上,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触,细致描绘了21位出生入死,战地采访、火线办报,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晋察冀战地记者,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十年游击办报奇迹的杰出新闻家邓拓,真诚宽厚、坚持真理的三晋报坛奠基人史纪言,好学不倦、宁折不弯的王亢之,扎根群众之中,立志做“在生活中打滚儿”记者的华山,先天下之忧而忧、满腔报国之情的归侨记者仓夷,毁家纾难、先人后己的雷烨,中国红色摄影事业划时代的开创者,对工作充满狂热激情的沙飞,壮烈跳崖、如狼牙山五壮士般的新闻女杰黄君珏,能文能武、从战地记者成长为敌后武工队政委,威震敌胆、血洒冀中的诗人陈辉,知行合一、高瞻远瞩,充满创新与开拓精神的新闻家安岗……这些胸怀理想、信念坚定的新闻前辈,业为世钦,德为世范,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壮丽的生命史诗,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树立起了一座座令人钦慕的巍峨丰碑。
作为一部以晋察冀战地记者群体人物为研究对象的评传性著作,《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史料丰富,详实厚重,书前的彩页和书中的照片、图片大约有200幅左右,与文字相得益彰,得到了业内专家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现年97岁的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首席顾问,抗战时期原《晋察冀日报》编辑陈英同志评价说:“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抗战新闻史的研究和抗日战地记者的研究。王建设同志就是其中优秀的一员。他的这本《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就是为战地记者纪言立行的著作。作者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经过梳理,客观、详实地展示了20多个晋察冀战地记者的生平事迹、动人风采和突出贡献,这对于广大读者了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史、学习他们的精神,特别是对当代新闻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新闻学院的教学,都是一本很好的新闻史料书。”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东东同志对该书也给予了切中肯綮的评论。她说: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晋察冀抗日战地记者就是我们不断成长进步、见贤思齐的镜鉴和榜样。
《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选取21位优秀的战地记者,深入挖掘其感人事迹,展示其高风亮节,分析其作品特色和取得的成就,使人们在客观、全面领略前辈们动人风采的同时,学习他们的精神和情操,从而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工作上受到启迪。这或许也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作者简介:
作者之一:王建设是一名资深的媒体人,在河北电视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0多年,具有良好的学养和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曾出版过两本专著,发表过数十篇文章,并有30多件电视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近年来致力于中国战地记者研究。
作者之二:王怡然新闻科班出身,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读本科和硕士, 2019年毕业后在北京从事新媒体工作,在报刊发表多篇文学作品和专业论文。
【责任编辑】ccnnqinghai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