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宁频道 > 乡镇在线正文

扎实肯干 一心为农 脱贫路上比翼鸟—— 喀左县坤都营子乡坤都营子村第一书记桑颖

【时间】2020-11-19 10:40:11  【阅览】

分享: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将带着使命、责任、担当和情怀,带领坤都营子村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不断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桑颖,198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副主任,现任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坤都营子乡坤都营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8年被评为省发展改革委优秀公务员,2019年被授予朝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辽宁省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今年40岁的孙长清是沈阳农业大学教师, 2018年3月,夫妻二人响应号召,抛开城市的繁华与舒适,带着3岁的女儿乐乐,连同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起从省城搬到辽西喀左,开始了驻村工作和生活。一年多来,夫妻俩扎根泥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比翼鸟,乡村振兴路上的并蒂莲,在多彩的乡村田野,用奋进的青春诠释最美芳华。

在二年多驻村时间里,桑颖组织村里成立了合作社,起草了《坤都营子村“乡村振兴”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产业发展方案11个、各种请示汇报总结40余篇。在向县环保局争取政策支持时,一位领导看了桑颖起草的方案说:“我还没见过哪个村子环境整治方案做得这么详尽,就你这个劲儿,我都不忍心拒绝你”。就是靠着这种劲头,桑颖带领坤都营子村争取的项目总资金已超过千万元。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她带头严守纪律,做好廉洁表率,严格把控项目建设和资金流向,确保每一分钱用好用实。现在坤都营子村被推荐为市级美丽示范村,坤都人都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给他们的变化和幸福感。桑颖是全省12000名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代表,带着全家去驻村,毅然决然选择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用家的成长诠释国的富强,为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挥着小家的光和热。
坤都营子村是辽西一座小山村。这里自然资源匮乏,八山一水一分田,干旱少雨,土地贫瘠;这里基础设施薄弱,巷道零硬化,河道无治理,环境脏乱差,设施老旧破损;这里集体经济零基础、高负债;这里农民世世代代勤于耕作却依然贫穷……
2018年的春天,在辽宁省首批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号召下,桑颖和丈夫——沈阳农业大学的孙长清志同道合主动请缨,在克服家庭种种困难并在双方老人的大力支持下,带着3岁的女儿和父母投身到辽宁省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担任坤都营子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以来,桑颖以乡村振兴为己任,迅速转变角色,翔实了解情况,创新工作思路,稳健开展工作,给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气象。当有人为桑颖点赞的时候,她说:“只要坤都营子村村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我的所有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抓人心、聚力量,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桑颖深知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首要职责就是抓党建,只有抓住人心和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才有可靠的基础。而坤都营子村党建基础薄弱,党员组织性纪律性较淡薄、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党组织强村富民能力不强。面对这些问题,桑颖下决心整改。她明确党建制度,带头严格执行;她广泛走访党员,深入了解思想;她宣传中央精神,加强党员意识;她不畏误解困阻,坚定整改初心。就这样,桑颖从办公桌前走到了百姓家中,从“第一书记”变成了“自家妹子和闺女”,坤都营子村的党建工作也悄然改变着。全村党员大会期间,在村党员全员按时参加,甚至90岁高龄的老党员白雪峰大爷也在家人陪同下参加了会议,彻底结束了参会人员少、迟到早退现象严重的历史。
乡村振兴要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使千条心拧成一股绳。桑颖将党课作为激发党员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她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准备,从不照本宣科,内容务实、语言生动,桑颖的党课成为党员们最喜爱参加的活动之一。记得桑颖第一次讲党课时,党员们全神贯注,鸦雀无声,一双双渴望发展的眼睛坚定地注视着桑颖。课后的党员义务劳动中,烈日炎炎下81岁的宋瑞清大爷难掩激动之情,强烈要求举起桑颖事先自费准备的“坤都营子村党员活动”大旗,表示坚决支持党组织工作。党员徐姐紧紧握住桑颖的手说:“坤都村来了个好书记!”乡村振兴一时间成了村民热议的话题。
乡村振兴不落一人,使党的关怀深入人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期间,桑颖与省发展改革委选派干部一起捐款购买粮油,慰问困难老党员。有的老党员激动不已,掩面而泣;有的感谢组织没有忘记他;有的表示只要自己还有一把力气,就要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
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三会一课、党日活动、义务劳动、优秀党员评选……已成为坤都营子村抓人心、聚力量的有效载体。坤都营子村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更加得民心、顺民意。

求真知、务实际,产业发展有了方向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桑颖到岗后走村入户,摸底数,探实情,总结得出坤都营子村致贫落后原因在于:发展无规划无人才,产业无特色无龙头,集体经济零基础高负债。桑颖自问:“坤都营子村的振兴之路究竟该怎么走?”她认为,“乡村振兴如果农民不是最大受益者,我们所有做的工作就都是错误的。”于是桑颖说:“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主观臆断,我们要在深入了解村民诉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科学、有效、务实的乡村振兴规划。”
可是作为在省城长大的“80后”,桑颖对农业知识了解甚少。为补齐短板,她积极参加农业培训,赴省内外考察学习,更是紧紧抓住了身边强大的智囊团。她与农村长大的丈夫探讨工作,向身为农民的公婆请教经验;她通过丈夫邀请沈阳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入村现场指导,依托沈阳农业大学搭建的科技服务平台助力农业发展。工作中夫妻二人发挥各自优势,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就这样她边学习、边求教、边起草规划,每当遇到“瓶颈”写不下去的时候,她就去找村民“聊天”。她向贫困户问疾问苦问需求,与养殖和种植大户探讨产业发展途径,与老党员共谋加强基层党建措施,与村干部研究壮大集体经济思路。当她随口说出农业生产知识的时候,村民的眼睛亮了:“这个第一书记不是来体验生活的。”通过走访和交流,桑颖的思路打开了,规划更接地气了,百姓参与度提高了,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坤都营子村“乡村振兴”三年发展规划》应运而生,从此村里有了科学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坤都营子村是一个集体经济经营收入为零的空壳村。桑颖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班子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村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先后制定了相关产业发展方案多达9个。组织妇女学习手工花艺制作,鼓励村民转产,发动大户带头,筹划品牌创建。引进粮饲兼用玉米、抗旱玉米等品种,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建立了小麦、谷子、芝麻树等种植实验田,聘请县农业专家全程技术指导,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化肥农药减施零施,确保达到绿色种植标准,直接使农民每亩地增收500—1000元。坤都营子村是养殖大村,全村养牛户达60%,为解决环境问题使牛粪变废为宝,桑颖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引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化解牛粪、秸秆等废弃物,生产优质有机肥,发展有机种植产业,形成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三丰收。
解燃眉、重成效,乡村建设日新月异
桑颖初到坤都营子村时,村书记只有一个诉求就是“修路”。村道零硬化已成为坤都营子村亟待解决的难题,但这也只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的一个方面。“正因为这个地方落后,才派我们选派干部来。”桑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托省发展改革委集体力量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带领村班子把难争取的项目一件件落实。短短一年半的时间,11.1公里产业路、4座桥梁、留守妇女儿童之家、“美丽乡村”、7.6公里巷道等建设项目应声落地,总投资约850万元。目前,坤都营子村已被推荐为市级美丽示范村,正在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桑颖制定了《坤都营子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囊括了垃圾分类、河道治理、厕所革命、道路洁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等六大工作任务。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建成,坤都营子村逐渐美起来啦!村里人都说:“这个书记办实事!”
在脱贫攻坚扶贫材料“三上墙”工作中,桑颖来到低保户张本孝大爷家,发现房屋因年久失修又赶上雨季,墙面大面积脱落,危害人身安全。她默默地将此事记在心间。在村上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期间,桑颖利用午休时间,带着节省下来的水泥沙子,请村上瓦匠义务为张大爷修葺了房屋。张大爷激动得握住桑颖的手说:“这件小事您还记得,好书记啊!”
作为母亲,每当桑颖看到村里的留守儿童,就禁不住想起跟随自己下乡的女儿,想到城市与乡村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想到留守妇女儿童生活的困窘现状,她总想尽力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通过集体的努力,“留守妇女儿童之家”终于落户坤都,并引来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和东软医疗集团的爱心捐赠。高兴之余,桑颖不忘严把工程质量关。从项目选址、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遇到问题基本上都是现场解决。施工方戏称:“桑书记每天比我还准时。”虽然晒黑了、受伤了、累病了,但在桑颖的坚持下坤都营子村妇女儿童之家已经成为辽宁省同类项目的样板工程。2019年儿童节期间,桑颖身兼数职,协调多方资源,筹备组织了“坤都营子村庆六一暨妇女儿童之家启动仪式”盛大活动,打破了坤都营子村十多年的沉寂。坤都营子村坚持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致力于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成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的公益性教育基地。
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坤都营子村正逐步发生着变化,村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生活更有了盼头。但桑颖却感慨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年的约定仿佛就在眼前。她希望时间可以眷顾坤都,希望规划中的每一件事都能顺利完成,希望坤都人在乡村振兴中不断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希望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乡亲们的期望,为我省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liaoningpindao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