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杨宝林
【时间】2020-05-27 08:17:37 【阅览】次
分享:
2020年由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思维与智慧》“书教·书法名家”中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沈阳师范大学杨宝林教授教书育人,书法创作点滴等。
杨宝林教授的书法理论与实践都有着深厚的基础,从教三十多年来,更是有着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不仅如此,杨宝林教授融书法教学与书学研究一体,教学相长,他不仅是诲人不倦的教师,更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辽宁书法名家。
一、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习近平曾指出,教书应与育人相统一。在杨宝林教授的教学过程中,他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对于书法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书法理论的学理性做了有机的结合。
1.实践教学
书法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法的发展与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书法史,也是一部书法技法不断丰富的历史。
书法实践,简而言之,必须掌握书写的技法。而字体的不同,如篆、隶、真、行、草五体皆不同,自然也有不同的书写技法。所以学习书法定要先吸取前人的技法经验。杨宝林教授指出,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对书法技能掌握的过程。临帖的捷径,就是要从古人入手,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杨宝林教授主张学习书法要“技道并重”。学习书法先要有法,即有法度,再从有法过渡到无法,就是苏轼所谓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先要有为,再由有为过渡到无为,从而达到技进乎道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心无旁鹜,一丝不荀,这样才能写得一手好字。
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杨宝林教授注重临习与创作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法技能。在对某种书体进行临写前,杨宝林教授首先强调要谨遵法度,其次解析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的审美趣味。同时,对前人的书法不能一味采取接受的态度,要进行合理的扬弃,既传承书艺,又启沃后人。
在书法创作方面上,杨宝林教授通过分析书作给学生们传授创作经验和灵感。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分析和解读,逐步让学生们对书法创作产生思考,培养其独立创作的能力。只有个人将书法创作的经验提升为理论,才能于己于人有益,承前代,启来者。
杨宝林教授的学生们也深受其影响。在学术方面吴宇栋曾在“全国第十届书学讨论会”上荣获优秀奖(最高奖),是全国最年轻的书法理论研究获奖者。于信的《书谱骈散结合行文方法浅析》《苏轼师法徐浩辨析》在《中国书法》上发表;在书法实践上,孙德胜曾入选第九届国展,马枭雄曾在省内乃至全国各项书法展中入展并获奖,高玉芳以隶书见长,对简帛书有深入研究曾获第五届辽宁省书法兰亭奖获奖题名。
2.理论教学
“文墨相兼”是杨宝林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倡导的,他指出,学习书法不仅需要掌握书法技法训练,还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书法理论作为支撑。通过增强书法理论修养,从而提高书法中的书卷气。在教学课堂中,杨宝林教授也经常强调研究生应在临帖之余,加强书法理论的学习和相关的学术研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走理论与创作相结合之路。
杨宝林教授有着三十多年的古典文献教学经验,对许多书学古籍烂熟于心。上课之时,他常常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并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学习方法教导学生们书学研究总是避不开相关学科的讨论,除了为学生们详细讲授书法史和书法理论,杨宝林教授更是将古代书论置于当时的大背景下来讨论书法理论与创作的形成,借以发掘真正有价值的书论。
在为学生们授课期间,杨宝林教授时不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杨宝林教授常说,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題的过程。每当授课结束,学生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古代书法理论是一门很难讲授的课程。在开课伊始,杨宝林教授便为学生们开了一份书单,并反复强调,书法理论并非孤立的学科,我们应知道读哪些书,如何去读书,这都是一门学问。古代书论当以古代文学为基础,经史子集四部,书论仅在子部,所以杨宝林教授常常教导学生们不应拘泥于书法本身,而应拓宽视野。只有拥有了真功夫真学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杨宝林教授不仅是“学无止境”的提倡者,更是实践者。他不仅严于律己,对学生的要求亦是如此。每当见到学生,他的第一句话总是,今天读了哪些书?杨宝林教授常说。做学问的前提是读书,要多读书。通过读取典籍来提升自己,这正是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
不仅如此,杨宝林教授也特别注重学生们的学术能力,他常常训练学生们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们动手写作。每次修改论文后,页面的空白处总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大到行文结构的构思,小到标点符号的运用,杨宝林教授都会仔细修改。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论文写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此外,杨宝林教授也注重论文的学术规范性,他说持论要有理有据,不能生搬硬套。杨宝林教授强调论文的创新性,只有进行大量而广泛的文献阅读,才能对自己的选题有大致的掌握和了解,从而发现选题中的空白点并提出新意。不仅如此,杨宝林教授还十分重视论文的学理性,他常对学生说,应对取得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归类,充实到各个章节再进行论证,我们不仅要掌握书法专业的相关知识,也要对毗邻的人文社科类知识有具体的了解与研究。
杨宝林教授对待学生秉承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学理念。他说身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那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生。 杨宝林教授在学术上对学生们进行严格要求,不仅为其传道授业解惑,更是耐心地教导学生应该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专业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杨宝林教授总是教给学生们读书、治学的方法,使其获益良多。不仅如此,杨宝林教授在生活方面对同学们也是关心备至,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二、以学养书
作为当代辽宁书法界的代表人物,杨宝林教授的学问与书法闻名遐迩,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杨宝林教授已陆续出版15部著作,如《刘熙载书学研究》《刘熙载年谱》《漫步于学术与艺术之间——杨宝林学术论文集》等。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尤其是对辽宁近现代书法名家的探讨作出重大贡献。
无论是在书法的鉴赏层面还是实践方面,都离不开学问的滋养,一幅作品可以将书家的内在涵养体现地淋漓尽致。如苏轼的书法便有着浓厚的书卷气,这不仅与北宋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政策相关,更得益于苏轼本身“八面受敌”读书法。
杨宝林教授曾说,他少时便倾情文史。其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加之数十年来从事古典文献教学,使他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杨教授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屡次获奖。杨宝林教授是全国著名的刘熈载研究专家,其《大文艺观视阈下的刘熙载书论略说》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刘熙载书学研究》(人民出版社)获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等。《漫步于文学与艺术之间—杨宝林学术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更是一部文学与艺术兼容、理论与实践并举的著作,极具书学和文学特色。
骆恒光先生曾有语:“等高山,涉大川,然后作书,每多浩然之气,此胸襟不凡故,书家亦须涉猎广。”书家应多接触现实,了解当下书界的前沿发展,才能胸襟不凡,下笔不俗。杨宝林教授极为关注辽宁书法的发展脉搏,并对辽宁籍书家进行了多次研究与探讨,如013年11月主持召开的“首届全国沈延毅书法学术研讨会”,2015年7月主持的“辽海书学论坛·辽宁书法史全国学术研讨会”,2016年7月主持的“第二届辽海书学论坛·全国杨仁恺书学研讨会”。对辽宁籍书家的研究和对辽宁书法发展的把握,不仅开创先河,意义深远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促进有着积极作用。
张宗祥曾言:“与胸襟并重者,其惟学问乎?胸襟者,天分也;学问者,人力也。天分高而人力不至,其失野;人力至而天分不高其失陋。……由此观之,学问者,变化人之性情者也。性情既变化,字自随之而变化。”作为以学养书的典型文人书家,杨宝林教授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也是技道并进。书法的技与道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的,以学养书,以书滋学,二者不可偏颇。杨宝林教授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文墨相兼——杨宝林书法展”,将书法与学问完美结合,显示了其以书养学极具特色的艺术思想,“文墨相兼”四字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的书艺主张和孜孜不倦的自觉性文化追求。杨宝林教授经由学术涵养,将具有文化底蕴的艺术不断注入他的创作之中,在书作中尽显文墨相兼的美学风范。
斯大林曾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此言不虚。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杨宝林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全面的研究视角、强烈的文人责任感和做人做事的高标准严要求都使学生们受用终身,让学生们得以在学术中感悟学问的真谛。在学生时代能遇见这样的老师何其有幸!
【责任编辑】liaoningpindao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