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治频道 > 道德观察正文

“小网格”显示大能量,“新模式”发挥大作用

【时间】2020-12-02 12:50:17  【阅览】

分享:

        本网讯(首席记者孙守印记者潘文航)大石桥市人民法院创新司法实践,将“法官驻网格”和“老杜说事”调解平台进网格达到有机统一,与钢都街道办事处联手打造的“法官驻网格,法律进社区”活动月,为百姓化解真实的难心事、烦心事、挠心事,让群众体会到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人民群众的信任度不断增强,百姓主动要求调解的数字不断上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2020年9月25日,随着“法官驻网格,法律进社区”活动月的启动,钢都街道依托188个网格与大石桥市人民法院联手签约,开启了“法官驻网格、法律进社区”的人民调解新模式。
       为实现人民调解和“法官驻网格”载体实现有效对接,让“小网格”显示出大能量,“新模式”发挥大作用,大石桥市人民法院与钢都街道办事处正式签约了“法官驻网格”协议,由法院选派若干名资深法官进驻“网格”内,与钢都街道8个村、11个社区网格员对接。同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社会治理办等司法资源,依托“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巡回审判点”、“法官工作室”等平台,为社区、村和广大人民群众完善社会防控、提供司法保障、满足司法需求。

     责任共担,精准运作
     为确保“法官驻网格,法律进社区”活动扎实有序运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作用,法院与钢都街道办事处共同明确了工作机制。定期为人民调解员、信访代办员、网格员提供法律培训;积极参与网格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创新法制宣传模式,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指导网格内居民遵纪守法;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

     建立机制,畅通渠道
     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信访代办员在工作中遇到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调解案件中当事人要求对《调解协议书》进行《司法确认》的,人民法院依法给予支持,或直接求助驻“网格”法官协助去解决。
建立“法官驻网格”沟通联络机制。由街道办事处和人民法院及时联络沟通“法官驻网格”工作状况、法律法规咨询、遇到的问题等。
建立“诉调对接”机制。钢都街道依托“村民评理说事点”强力打造“老杜说事”品牌(即杜元仁调解工作室),将涉法、涉诉案件、人民调解单方面无力解决的需要法官协助的案件、矛盾纠纷排查中重大隐患等与驻“网格”法官共同办理与调解,真真切切建立起“诉调对接”机制。

     潜心工作,为民解忧
   “法官驻网格”和“老杜说事”进网格,经过一段运行实践,人民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百姓的信任度也不断增强,群众主动要求调解的数字不断上升。
提升了群众的认可程度。过去人民群众有一些涉及法律问题,如赡养、婚姻、赔偿、债务、土地、宅基地、房产等较复杂的民间纠纷等直接起诉到法院。 “法官驻网格”、流动法庭的出现,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能化解纠纷的方便条件。胜利村网格长邹富强得知本村村民李某东准备起诉两个女儿的信息,就与村网格员、调解员一起介入调解,但没有奏效。信息上传到街道调委会。街道调委会经过4轮调解,并在驻网格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田运启和法院特聘人民调解员李金明的精心指导下,共同协作,终使这起复杂的赡养纠纷案,划上了圆满句号。
      2020年11月16日,在村网格员的指点下,当事人李某东来到钢都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其与两个女儿20多年的恩恩怨怨,并协商其晚年赡养问题。请求两个女儿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600元。
接到申请后,调委会主任郭金昊、人民调解员杜元仁共同认为,这是一起较难处理的家庭赡养纠纷,经详细调查、交谈得知,李某东于1996年在大女儿、二女儿才十几岁刚懂事的时候,即与妻子赵某兰离了婚。两个孩子一直由其母亲赵某兰养育。20多年间,父女间从未见过面,李某东没有尽到父亲对两个女儿的抚养、教育的义务,致使两个女儿心中的积怨太深、误解太多,以至于互不往来。
如今,愧疚、自责、悔恨交加的父亲李某东心力交悴,晚年生活十分凄凉。此时,他想寻求两个女儿的资助,以安度晚年。经过调解员4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交心、交谈,两个女儿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她俩经过思考、协商,表示愿意承担和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双方达成协议,两个女儿每人每月支付给父亲李某东人民币肆佰元整(400元整)。
协议签订后,双方均同意到人民法院办理司法确认。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田运启、法院特聘人民调解员李金明得知情况后,积极支持,提供规范化法律文书,告知办理程序,最后顺利办理了司法确认。
   方便群众法律咨询。在9月25日“法官驻网格”启动仪式现场,就有几十名群众向在场的法官咨询各种问题,法官们一一耐心解答。据不完全统计,“法官驻网格”工作启动以来,通过在线视频等方式热心为群众服务,有300余人次前来咨询,解疑答惑260余人次,调解达成协议60余件,涉及到婚姻家庭、赡养继承、损害赔偿、医疗纠纷、交通肇事、邻里纠纷、业主与物业纠纷等方方面面。

助推“司法为民”理念深化
解放村村民张某明,24年前与前夫离婚,如今再婚登记时“卡壳”,原因是离婚协议书中张某明自报的农历出生年月日与本人身份证记载的公历出生年月日不相符,婚姻登记机关不给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张某明找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因这些部门无法查证当时情况,咨询无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某明来到钢都街道调委会求助。调委会没有推脱。经过调查,确认张某明的情况属实,出生日期不符是由于农历与公历之差造成的。调委会建议人民法院给予出具《民事裁定书》。2020年11月16日,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员额法官田运启和法院特聘人民调解员李金明的协助下,大石桥市人民法院依法出具了《民事裁定书》,使张某明顺利地办理了婚姻登记手续,又一件事关百姓终身大事的难题迎刃而解。
提升调解员的业务本领。
人民调解员通过和驻网格员额法官田运启、孙云鹏和法院特聘人民调解员李金明的直接接触,面对面论案例,心交心析法理,实打实谈技巧,使基层调解员眼界开阔、本领大增,调解技巧和素质迅速提升。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官驻网格”的生动实践,使矛盾纠纷的化解时限大大加速,群众遵纪守法的观念更加深入,学法用法的方式更加灵活,寻求化解矛盾的信心更加增强。“有纠纷找老杜,有大事找法官”逐渐为百姓所接受,从而促进了社会更加的和谐、稳定。
 
 
 
【来源】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ccnntv0021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