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燕在线 > 大燕教育正文

【网络辟谣】离不开奶茶的你 需要一个温暖的抱抱

【时间】2022-05-06 22:06:55  【阅览】

分享:

流言:

从熬夜备考的学子,到沉迷搬砖的打工人,从七五后到零零初,奶茶似乎一直是现代人的“强心剂”。曾有媒体报道,广西南宁一小伙奶茶成瘾,每天必须消费6杯奶茶,最终因血糖超标而住院治疗。很多人认为,奶茶上瘾无非就是嘴馋。

真相解读:

这一长期被戏称“既无奶又无茶”的饮品何以能够无差别打击一众追随者?奶茶的强大吸引力有哪些心理学根源?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人们的“奶茶依赖症”究竟是如何生成的。

图虫创意

01

糖,奶茶的神奇魅力来源

奶茶的甜度是这一饮品的灵魂。一杯奶茶的糖分等同于三瓶可乐,较高的含糖量是导致奶茶成瘾的重要原因。嗜糖,像是刻在我们脑中的信条。从诞生之日起,孩子们就对它一见钟情。300年前,英国医师弗莱德里克·斯莱尔(Frederick Slare)写道:“给婴儿喂糖水,他们不仅嘬着手中的,还紧盯着下一瓶。牛奶是不肯喝的,除非加糖达到母乳的甜度。” 事实上,糖的甜味能带来愉悦的心理反应,是进化上的优势。婴儿吃糖,可以平和舒缓;成年人吃糖可减轻疼痛,战胜疲劳,忍饥挨饿。

糖的成瘾性甚至会高于可卡因。法国科学家赛尔日·艾哈迈德(Serge Ahmed)曾做过实验。他首先向小鼠持续喂食可卡因药丸1个月左右,使其上瘾;然后同时提供糖丸,供其二选一,结果小鼠在两天内转向糖丸。艾哈迈德在报告中说,糖之所以能战胜可卡因,可能是因为大脑中负责感受糖的神经受体是可卡因的14倍。对猴子进行的相同实验也反映出一样的结果。

图虫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对奶茶成瘾,接触高糖饮品越早,对甜品的心理渴望就越高。研究者发现,偏爱甜味可能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意思是说,童年吃高糖食品多的小孩,长大之后,也会更爱甜食,且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对高糖食品的渴望。

02

对奶茶上瘾

可能是生活需要“充电”

对奶茶欲罢不能,还是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状态的信号。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对意志力的要求越高的时候,对奶茶等甜食的渴望就越强烈。接触过互联网圈子的同学可能都知道一个现象,大部分“码农”工作的时候都喜欢喝可乐,这或许是因为专注编程的时候,对意志力极度消耗,身体非常渴望能量补充,糖则是补充能量的最快方式。

图虫创意

科学家发现,意志力消耗的能量来自血液中的葡萄糖,如果给受试者喝一点含糖的饮料,比如果汁,他们的意志力就会增加,而且必须用真正的糖,甜味替代品都没用。这一发现还有很多研究佐证,譬如:低血糖症患者血液里的葡萄糖含量比一般人低,这部分人的意志力通常比较弱,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和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更有甚者,有芬兰科学家仅仅通过测量即将被刑满释放的犯人的葡萄糖耐受性,就能预测他们是否会再次犯罪。研究者甚至发现,给戒烟的人吃一些糖丸,补充一些葡萄糖,戒烟成功率有时就会更高,如果是糖丸与其他疗法一起使用,成功率可能会更高。

意志力不是一个心理机制,而是一种以葡萄糖为基础的生理机制,当我们意志力耗竭的时候,就亟需糖分补充,这种时候,高糖的奶茶就成为了高压力生活中难得的心灵慰藉。

图虫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认知负荷也会导致对高糖食品的渴求,有研究表明,受试者在操作较为复杂的认知切换任务时,更容易选择含糖量高的食物,譬如:在胡萝卜与巧克力中更倾向于选择巧克力,这提示我们:职场中的脑力劳动者也许更需要依靠奶茶“续命”。

然而,长期依赖于奶茶“充电”容易导致血糖不稳定,甚至有糖尿病风险。当你下一次忍不住想喝奶茶时,适当补充睡眠也许是更有益的选择。科学家发现,休息能减少身体对葡萄糖的需求,还能全面增强身体利用血糖的能力。研究表明,剥夺睡眠会损害葡萄糖的加工,这会立即导致自制力下降,让我们对高糖的奶茶更加失去抵抗力。

除此之外,多补充一些血糖指数低的食物譬如:大多数蔬菜、坚果、生水果、奶酪、鱼、肉、橄榄油等。这些血糖指数低的食品释放血糖速度慢,能提供稳定的能量,继而帮助我们走出依靠奶茶“续命”的怪圈。

图虫创意

03

真实的关系

是天然的“戒瘾药”

任何一种形式的成瘾,也许均来自于关系的缺失。Bruce Alexander 教授曾做过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他给老鼠建了两种笼子,一种是传统的实验笼子,狭小逼仄,里面除了吗啡水和食物什么都没有,老鼠只能自己在这里呆着,除了吃饭和睡觉没有其它任何事情可以做。

另一种笼子是“老鼠公园”,里面没有吗啡水,但它比传统笼子大200倍,不仅有很好的空气流通和舒适的环境,里面还有有很多可供老鼠娱乐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16-20只老鼠同伴。这两个笼子用一个狭小的通道连接着,实验鼠可以经过这个通道到达两个笼子获取普通的水或者吗啡水。如果说药物是致瘾的原因,那么老鼠应该总是去那个逼仄的小笼子里喝含有吗啡的水。

但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已经对吗啡成瘾的实验鼠,当有“老鼠公园”的选择时,它们几乎不会去另一个笼子里喝吗啡水。研究人员指出,老鼠使用吗啡是在应对由社会和感官孤立所导致的压力。只有当老鼠一直在贫瘠的环境中孤立地生活着,它们才有可能一直食用毒品,直到死去。

图虫创意

更重要的是,这个实验还展示了戒瘾的一种可能性:充分舒适的生活和社交环境或许可以让瘾自然褪去。这些老鼠可并没有在老鼠公园接受什么干预和治疗,让它们自然地远离吗啡的,只是一个更适合生存的环境而已。

由此可见,创伤和糟糕的人际关系是人们成瘾的重要因素,而可以保护我们减少上瘾的可能性的,自然也是与人亲近的关系和纽带。

也许,相对于奶茶,人际关系中的“甜”才是更加值得追寻的东西。

来源:科学辟谣

【来源】大燕在线 【作者】
【责任编辑】dayanbianji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