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渤海新闻 > 渤海快讯正文

桃园路“修鞋哥” 巧手收获幸福

【时间】2020-08-24 22:19:04  【阅览】

分享:

23年前怀揣80元来石家庄谋生 现在买房娶妻生子享受生活乐趣

即日起,本报开设“奔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小康算算账”和“奔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脱贫路上你我他”两个栏目,通过挖掘脱贫前后的各项指标数字变化,通过报道脱贫攻坚路上的感人事迹等,全面展示石家庄市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成果成效。今日推出“脱贫路上你我他”第一篇,关注一位残疾人自强不息,用一双巧手换来幸福生活的故事。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杜慧

在石家庄市长安区桃园路上,“老二修鞋部”远近闻名。修鞋部的主人是一位因小儿麻痹致使下肢残疾的“修鞋哥”,23年前,他怀揣80元钱,独自从邯郸大名来到石家庄,这些年,他凭借一双巧手和一颗善心,在石家庄买房、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位自强不息的“修鞋哥”名叫马延海,他说:“这些年,我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起早贪黑 “老二修鞋部”生意火爆

“马老二,我的这双凉鞋开线了,你帮我瞧瞧。”“马老二,我的旅行箱拉锁坏了,明天急用,能不能下午过来取?”8月19日早8点多,阴沉沉的天空偶尔掉下几滴雨点。

此时,位于桃园路纸箱厂宿舍门口的“老二修鞋部”已开张营业,不一会儿,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队。老顾客都知道,马延海在家排行老二,便亲切地称呼他“马老二”。

“老二修鞋部”是一间简易的红色铁皮房,目测不足十平方米。鞋铺除了修鞋、换拉锁,还兼营配钥匙等。

“凉鞋这是开胶了,光粘不行,最好缝一缝。”“行,箱子先放这儿吧,我下午挤时间修好。”……马延海坐在小马扎上,一边低头修鞋,一边热情地招呼着老顾客,忙得不亦乐乎。他的身边摆放着修鞋、配钥匙所用的机器和各种工具,只要一伸手,就能够得着。

“老二人好,为人也厚道,修鞋配钥匙价格挺便宜,几元钱就能搞定。有些是小毛病,他修一修根本不要钱。这片儿的人都认他。”家住庄窠小区的霍俊岭,葫芦丝副管上的木制小零件掉了,马延海用特制胶水很快就粘好了。“拿走吧,不要钱!”马延海憨厚地笑了笑。

老顾客都知道,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马延海的修鞋部都是在早晨8点开门,除了中午吃饭时休息一会儿,他时常忙到晚8点收摊。要是人多,收摊就更晚了。

“今天天不好,人还不算多,要是天好,老二一人忙得都顾不上吃饭。”排队修鞋的老顾客说,“老二修鞋部”在桃园一带非常有人气,甚至连新华区赵陵铺、西三庄附近的居民都慕名而来。

前不久,有人还专门给老二做了一首打油诗《夸夸身边活雷锋》:“桃园路上马老二,远近闻名都知情。身体有残志不残,手中技术不一般。修配钥匙缝粘鞋,样样活儿都精通。每日顾客特别多,男女老少周围坐。物美价廉收费低,顾客来去都满意。老二是个大好人,你是身边活雷锋。”

听完这首打油诗,排队等候的老顾客都说:“这就是我们眼中的老二!”

自食其力 19岁时怀揣80元钱来石谋生

马延海今年42岁,在桃园路修鞋已有23年时间,“我们挺佩服马老二的,他身残志坚,从不向政府伸手,就靠修鞋手艺吃饭。”

在马延海2岁那年,他高烧不退不幸患上小儿麻痹,导致下半身残疾,只能靠拄双拐走路。

“我初中毕业后,就想学门手艺养活自己。我腿脚不便,就手灵活,想着修鞋倒是得心应手。”看着老去的父母,马延海意识到自己需要独立生活,不能拖累父母。

于是,他在家乡跟着修鞋师傅学习,仅看了几天,就摸索出技巧,便开始尝试着修鞋。由于聪明好学、肯吃苦,没过多久,他就自立门户。

转眼到了1997年,在他的坚持下,父母终于同意让他独自来石闯荡。“当时,我身上就带着80元现金,路费花了15元,房子月租30元,买做饭炉子10元,再添置些生活用品,80元就所剩无几了。那时,我没别的想法,就想着赶紧摆摊挣钱。”

他把修鞋摊摆在了桃园路上,从此固定下来。后来他又自学了修拉链、配钥匙等手艺,这一干就是23年。

来石初期,由于修鞋活少收入少,第一年,他就租住在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房内,“屋子太小,只能摆一张小床,连个桌子都放不下。我吃的也简单,吃馒头、啃咸菜,每天早晨熬一锅粥,够喝一天。”

马延海却从不觉得日子过得苦:“房子不大,能遮风避雨就行。我有手艺,会修鞋、修拉链、配钥匙,只要我肯努力,大家认我,我就能在石家庄立住脚。”马延海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提高手艺,如何赚钱立足。那时,在桃园路上,他都是出摊最早收摊最晚的摊主。

手艺上的事情难不倒马延海,可身体却给他带来诸多不便。“我几乎一天不喝水,喝水就要上厕所,对我来说,很不方便。”同时,由于腿脚不便,搬运修鞋工具,时常累得他满头大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仅用一年多时间,马延海就在桃园路站住了脚跟。第二年,他就换了一个10余平方米的平房租住。

感恩社会 32岁起学雷锋回报他人

这些年,虽然马延海生活不富裕,但他踏实肯干,平日里经常给经济困难的居民免费修鞋。他的忠厚、善良和乐观,让他成了桃园路上的“名人”。

老顾客中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孩来到修鞋摊,问马师傅修一双旅游鞋多少钱?马延海告诉她4元,小女孩失落地说不修了,拿着鞋便走。马师傅感到奇怪,叫住了孩子。原来,小女孩的父母都在外地,她跟随亲戚在石家庄生活,4元钱是她一个月仅有的零花钱。马师傅听后什么也没说,给孩子免费修好了鞋,还告诉那个孩子,以后只要鞋坏了,就来找他修。后来,小女孩带着妈妈找来,非要给他修鞋的钱,被马延海婉拒了。

“我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就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在马延海心中,对帮助过他的人,他都心存感激。

“老二修鞋部”人气很旺,除了坐在小马扎上排队等候的顾客,还有一些来给马延海“帮忙”的邻近小区居民。家住纸箱厂宿舍的代力同父子俩就是其中的代表。

代力同是纸箱厂的退休工人,就住在马延海修鞋摊后边的楼上。他有个患大脑炎后遗症的残疾儿子,与马延海年纪相仿,所以对马延海格外关照,见他行动不便,退休后就每天带着儿子,定点帮他收摊儿。从十年前的露天摊位直到搬入铁皮小屋,代家父子风雨无阻。同样,知道马延海生活不易,桃园路一带的居民也时常关照他。

怀揣一颗感恩的心,马延海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对平日来修鞋的残疾人和困难老人全部免费。小修小补,他不收费,即使是费时费力的活儿,也顶多收几元钱。

2010年,他定了一个特殊的规矩: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来临之际,他拿出两三天的时间来义务修鞋。每到义务修鞋日,他每天都能接到100多件活儿,当天修不完就放在摊上,让顾客改天再来取。“我来桃园路修鞋很多年了,大伙儿都特别照顾我,我也没别的本事,就想借机会向大伙儿表示感谢。”不善言谈的马延海腼腆地笑了笑。

收获幸福 儿子出生让生活更有了奔头

采访的两个多小时里,马延海手中的活儿就从未停过,修鞋、配钥匙、修拉链、代加工皮鞋……

记者问他累吗?他笑了笑说:“多干活儿多挣钱,不累。”

这些年,马延海的踏实能干、忠厚善良让他赢得了不少回头客。慢慢地,他手头的活儿越来越多,收入也水涨船高。

“修鞋也有淡旺季,每年九月到次年五月活儿多,一个月收入三千不成问题。”除了房租以及日常花销,马延海省吃俭用存了一些积蓄。

“年纪越大,越想在石家庄能有个家。”前几年,他贷款12万元在义堂小区购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马延海也渴望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回到家能有个人等着你吃饭”。2017年,一位80后的残疾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两人情投意合,几个月后就步入了婚姻殿堂。

从此,马延海工作更加努力:“我不怕苦不怕累,就想干活儿多挣点钱,让我们俩的小日子过得好一点。”

今年3月,儿子的出生让马延海的人生又有了新奔头。修鞋间隙,拿出手机看着儿子的视频短片,马延海满眼幸福。“房贷还有一两万就还清了。孩子将来要接受好的教育,我得多干活儿好攒钱供他念书,让他成才!”

记者看到,马延海的双手十分粗糙,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他说,就是这双粗糙的劳动者的手,让他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来源】 燕赵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渤海主编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