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罗英首席记者孙守印)面对近一阶段发生在大石桥市本土的疫情阻击战,有这么一群英雄,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挺身而出、日夜坚守,勇于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他们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镁都疾控人。
党建引领 筑牢堡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疾控中心全体党员在中心党支部书记牛洪蓬的带领下,纷纷向中心党支部递交写有“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请战书》,同时按照支部制定的《疫情防控方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务实到位的举措,有序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无论是在流调专班组里、还是在消杀的疫点上、无论是在采样的现场、还是在隔离点里,到处都有党员的身影,越是最危险的地方,广大党员越是冲在最前沿。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为先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筑强堡垒、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用忠诚和奉献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在实际工作中,随时了解服务对象的心声,想群众之所想,及群众之所及,竭尽全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与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广大党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作为共产党员的中心主任贾宇同志,凭着多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临危不乱,紧急召开了中心全体人员大会,立即启动了防控疫情的相关预案,组建了由中心领导班子分别担任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流调组、消杀组、采样组、健康教育组、后勤保障组、隔离场所组几个专业组,以最快速度备好应对疫情防控的设施设备,严格落实全员在岗值守、24小时专人值班,所有人从各个方面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去,全力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核心工作。全体疾控人用敬业、奉献、牺牲拉起一道抗击疫情的“防线”,筑起保卫镁都的“第一道屏障”,在筑牢健康大坝中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流调溯源,抽丝剥茧 流调,全称为流行病学调查,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流调人员,也被人们称为疫情防控中的“侦察兵”、“尖刀班”,必须在海量的信息中拼凑风险人员的轨迹地图。疫情发生后,大石桥市疾控中心由王双副主任带队,抽调20名专业防疫人员(均为女性)和公安局的70余名公安干警共同组成大石桥市流调组,具体负责全市病例、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的流调工作。“你和哪些人有过接触?乘坐过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过哪些地方?……”流调队员身穿厚厚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面罩、护目镜,双层手套,耐心地询问病人。有的人情绪不稳、消极应对,有的人年纪较大、无法核实等等,流调人就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一一克服。有时一位患者,要排查密切接触者数百人,工作任务是相当的艰巨。流调人员采取各种方式追踪患者行踪,运用逻辑思维锁定密切接触者,防范疫情的蔓延和传播,全力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流调之后,还要书写完整的流调报告。20天来,沙哑的声音、熬得通红的双眼、憔悴的面容、忙前忙后的身影、渴了喝瓶矿泉水、饿了吃碗泡面、每天工作将近二十小时的劳动强度,就是流调员最真实的写照。尽管这样,巾帼不让须眉,连日来,这些可爱的女防疫工作者,拔打流调电话上万余个,规范书写了确诊病例的流调报告,按时填写了密接表,准确完善了密接库信息,完成了流调溯源、研判分析、数据汇总、协查调度等各项工作,及时对重点人群进行了管控,遏制了疫情的发生与蔓延。
核酸采样,严格规范 “采样”被人们形容是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被感染的危险指数非常高。疾控中心的采样组由7人组成,平均年龄45岁,都是具有职称的专业人员,他们常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负着“直面病毒”最危险的采样工作。采样组成员明知风险却依然选择逆行而上,他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识别身份、登记信息、采样,经常一采就是数个人,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厚厚防护服包裹下的队员们一下子就汗流浃背、内衣湿透,戴手套的双手也被汗水泡得又白又皱,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和放弃,坚持完成每天的采样任务。一天晚上,已过10点,刚刚完成任务的采样人员接到新任务,有一批外地来大石桥的人急需采样,中心分管采样工作的副主任梁玉石同志立马召集采样组紧急集合,再一次穿上防护服,脸上勒出的印痕还没有消,又开始迎接新的挑战,等到再次采样回来,零点的钟声早已响过了……采样组的成员每天逆行出发,扎实工作,甘做直面病毒的幕后英雄。
环境消杀,阻断传播 在疫情发生后,疾控中心的消杀卫士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在中心郑磊副主任的带领下,不分昼夜,整装就位,第一时间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展疫源地消毒工作,及时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疫情扩散。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是他们的“标配”,喷雾器械是他们战疫的“钢枪”,无论是患者家里,还是患者出入的商场、饭店、社区、医院,只要是有疫情的场所就是他们的“战场”。他们身着防护服、手持喷洒枪,哪里有任务、哪里有危险,他们就扑向哪里,他们用最细致专业的工作态度,全力阻断着病毒的扩散,让病毒无处遁形。由于大家穿着厚厚的隔离衣,每次消毒的时间又很长,所以消毒回来后,消杀勇士们不仅全身都被汗水浸透,而且肩上、胳膊上也被磨破了皮,但他们从来没有退缩,因为他们知道“疫情胜于火情,疫情就是命令。”消杀队员是离病毒最近的一群人,为了切断传播途径,认真执行着疫源地终末消毒的任务,在新冠病毒与健康人群中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物资保障 有效供给 疫情期间,按照大石桥市新冠疫情指挥部的要求,疾控中心统筹资源,紧急调集人力,分发物资,全力开展全市各镇区的应急物资调配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发放的物品多,疾控中心领导抽调各科工作人员投入到紧张的分发工作中,大家忙得汗流浃背、累得口干舌燥、甚至没空喝水和吃饭。办公室主任崔佩丰同志协调单位大小事情、合理安排人员分工、顶着腰疼去多个地方取送物资。但大家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叫累的。从白天到黑夜,经过连宿隔夜的奋战,终于及时将全民核酸采样物品分发下去。据不完全统计:向全市17个镇区发放全民核酸采集的物品包括:医用防护服130000套,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隔离面罩、鞋套各120000个,N95口罩140000个,外科乳胶手套220000余副,酒精10000余桶,84消毒液3400余桶,抗原检测试剂110余万个,采样管130余万个及其配套的采样拭子等各种物资,这些物资为疫情防控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确保了全市各镇区10余次全民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及时隔离 保护人群 疫情突发,随着密接人员的增加,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简称:隔离点)也再陆续增加,隔离点的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为做好该项工作,疾控中心安排曹东副主任带领精干力量深入到我中心所对应的隔离点,全面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防疫人员不仅每天要对隔离观察人员进行两次测温、发放三餐、转接生活用品、清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消毒等千篇一律的日常操作。同时还要认真开展环境消杀、医学观察、心理疏导、防控宣教、信息登记等大量工作,全面保障餐食、饮水、消毒、防护用品,兼顾老年人、婴幼儿、患病人员等个性化需求。你隔离,我守护。在隔离点这个冰冷无情的名字背后,上演着的却是一幕幕无限温情的故事。隔离人员有的因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情绪激动失控,大吵大闹,不积极配合;还有的悲观沮丧,哭哭啼啼,甚至要强行回家,拒绝隔离。防疫人员就耐心地向他们讲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稳定他们的情绪,渐渐的使得隔离人员情绪稳定。他们及时为年迈的老人买药,给婴孩送奶粉,帮有心事的年青人心理疏导,他们用耐心、爱心、责任心开展工作,让被隔离的群众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宣传教育 舆论引导 宣传教育是控制疫情重中之重的工作,面对德尔塔变异病毒,如何解除大众恐慌,提升大众防病能力成了健康宣传组的重点工作。为回应群众关切,宣教组人员及时梳理热点问题,编写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咨询要点,耐心细致为群众答疑解惑。特别是针对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等热点问题,宣教组编写了相关提示,科学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强化宣传教育力度。同时,收集单位的典型及感人事迹,形成工作报道,报告上级部门,并联系新闻媒体进行多渠道宣传报道,弘扬逆行者精神,营造全市上下共同防疫氛围。
疾控人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副书记苏瑛瑛负责各镇区集中转运人员、返桥学生信息、电话咨询、发布疫情通知、密接人员的隔离等多项任务,是“疫”线背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数据战士”。有好几个同志家中小孩只有几岁、最小的不到十个月;有的同志爱人不在家里,家中只有两位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由于不会上网买菜,老人和孩子已多日没吃到青菜了;有的家里孩子正面临着考大学,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父母却没在身边;有的家里人生病,刚刚做完术等各种情况,这段时间,昼夜不停歇的工作,有的人先后出现中耳炎、腹泻、眼睛发炎、胃疼、头晕、牙疼等各种疾病,但大家都“轻伤”不下“火线”,没有一个叫苦、没有一个叫累,仍坚守在防控一线。在疫情面前,他们都是勇士,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了光荣。
就是这样一群疾控人,他们不顾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他们在战“疫”一线不同的岗位发光,用不同的方式奉献。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守护百姓健康,在抗击疫情这场大战中,疾控人为了守护市民健康,义无反顾,尽锐出征。他们用信心、决心、耐心、恒心与病毒战斗到底,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抗疫答卷,终于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