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着力推动乡村网络文化振兴——
优质资源下乡 乡土文化上云
今年1月,《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印发,就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提出筑牢乡村网络文化阵地,推进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
村文化礼堂吸引了更多的乡亲,“三农”题材视听节目收获了不少观众,农村地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技艺得到了数字化保存……记者在浙江、河北、贵州走访了解到,各地落实举措、推进创新,着力推动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精准匹配,文化大餐送进村
下午4点,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港胡村村民张国英来到村文化礼堂,在“浔礼e家”文化信息平台前,熟练地点击屏幕,打开“文化讲堂”视频节目观看。老伴江文忠喊她回家吃饭,张国英这才注意到,时间已经过了1个多小时。
“今天看了黄梅戏《女驸马》,我打算跟大家排练这个,准备在下次文艺汇演上表演。”回家路上,张1国英跟老伴分享当日的收获和打算。江文忠也很高兴:“这可比之前在家里打麻将好多啦!”
近年来,南浔区推进基层宣传文化阵地数字化建设,整合各类优质资源下沉一线。港胡村文化礼堂引入区里统一匹配的“浔礼e家”文化信息平台后,许多村民像张国英一样成了忠实用户。
港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建强介绍,平台融合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南浔”“文化点单”“文化讲堂”等内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一站式平台,为百姓提供数字化“文化大餐”。
村民胡祥林是书法爱好者,提到“浔礼e家”,他不住点赞:“以前要跑到镇里上书法课,现在我点点屏幕就能预约区里的老师免费授课,方便得很。”
“村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南浔区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社科联副主席章蓉说,“浔礼e家”文化信息平台实行“村里点、镇上报、区里送”机制,可以实现供与需的精准匹配。
如今,村里参加舞蹈排练、歌唱比赛、戏曲表演、旗袍走秀等文艺活动的人多了起来,文化氛围颇为浓郁。
据介绍,接下来,南浔区将推进基层宣传文化阵地数字化建设2.0版,加强“浔礼e家”与移动端、电脑端衔接,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在线享受优秀公共文化资源。
云端辅导,专家授课随时听
小麦进入返青期,河北省正定县永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永有些担心:“去年雨水大、播种晚,麦苗苗情不如往年。”
拿出手机,打开“云上智农”应用程序,选择“冀农云课堂”,李永点开了“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课程视频。“可将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含氨基酸水溶肥等混合,喷施叶面肥……”李永根据专家教的方法,买回肥料喷洒。不久,小麦长势由弱转壮,问题得到解决。
“以前遇到问题就着急,现在通过‘云课堂’,很多问题能通过学习解决。”自从2019年安装了“云上智农”,李永逐渐习惯从“云课堂”找答案,“不仅能学到种植管理技巧,还能从中及时了解惠农政策”。
除了视频课程,“云课堂”还会定期组织专家直播授课。“专家课堂随时听,请教问题‘面对面’,这在以前可做不到。”李永说。
“随着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依托互联网课堂进行农技推广,有助于培育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正定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边新忠说。
为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保障夏粮丰收,今年以来,河北依托国家和省农业科教服务云、“云上智农”等平台推出了“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系列课程。“课程直播当天有近10万人次观看,深受农民欢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郑福禄介绍,目前,全省通过科教云等平台录制、发布农业技术视频或课件共412个。
“未来,我们将根据农业生产情况、农民需求,进一步丰富网络课堂内容,创新传播形式,把农业技术和惠农政策送进千家万户。”郑福禄说。
存储保护,非遗技艺全记录
“72道做纸工序,用两台机器、耗时3个多月才拍完。”提及拍摄皮纸制作技艺的情景,80岁高龄的罗守全说。
罗守全生活的香纸沟,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因造纸技艺精湛而得名。这里生产的皮纸,成品绵韧、平整润柔,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罗守全是家族造纸第三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纸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罗守全所说的拍摄,属于对皮纸制作技艺的记录保护,是贵州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项目之一。
“工艺比较复杂,单靠语言,说不清楚。”罗守全说,过去学习这门技术,要靠口耳相传、手把手地教。现在,借助数字化手段,人们可以看视频,快速了解制作工艺,“这样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习这门技艺。”
乌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胡晓蓉介绍,非遗数字化记录手段多样,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后期制作中还借助3D等技术,形成音视图文全覆盖的数据存储,为研究、宣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
皮纸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胡宗亮将自家房屋打造成以纸为主题的民宿,采用亲手制作的花草纸和书画纸装饰客房,如今一到节假日,游客盈门。“数字化记录资料,有助于吸引更多人关注这项古老的工艺,也会有更多游客来研学、现场体验,进一步助力村子发展。”胡宗亮说,下一步他还将和村民开发更多的纸质工艺品,把这项祖辈留下的工艺发扬光大。
自2015年启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以来,贵州已完成34名传承人的数字化记录保护工作,共采集成果图片2.04万张,视频、音频资料700余小时,工作卷宗约272万字,数据素材资料1万多GB,涉及项目共245项。(记者 窦瀚洋 邵玉姿 黄 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