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起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关海域试行3个月
自7月1日起,我国首次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关海域试行为期3个月的自主休渔。本次休渔范围为32°S-44°S、48°W-60°W之间的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是我国远洋鱿鱼渔业的主要作业区域之一。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表示,公海自主休渔是我国针对尚无国际组织管理的部分公海区域渔业活动采取的创新举措,对促进国际公海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长期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的重要体现。
鱿鱼是我国远洋渔业单一品种产量最大的捕捞对象,目前我国已成为位居全球前列的公海鱿鱼生产国、消费国。但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近年来包括东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在内的几大公海渔场,鱿鱼资源年间波动日趋显著,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张显良介绍,西南大西洋公海是我国主要的远洋鱿鱼渔场之一,目前该海域尚未有国际渔业组织管理。近年来,该渔场鱿鱼资源较不稳定。“在7月份至9月份对该海域实施休渔,对保护鱿鱼产卵群体、恢复资源补充量能起到积极作用。9月份至11月份,我国还将在中东太平洋公海相关海域实施3个月的休渔。”
“休渔期间,包括鱿鱼钓、拖网渔船等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应区域作业的所有中国籍远洋渔船均需停止捕捞作业。这对远洋企业肯定会有暂时的影响,但是休渔有助于保护幼体、减轻气候等各种因素对资源量的影响,从而有利于资源的科学养护和长期可持续利用。”张显良表示。
据了解,休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会同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对休渔期间远洋渔船进行严格的船位监测和管控,对违反休渔规定的远洋渔船和远洋渔业企业将依法予以严厉处罚。目前,所有作业渔船均已撤离休渔区域。
针对鱿鱼渔业,我国将继续开展鱿鱼资源动态监测、实施科学观察员制度、试行电子渔捞日志、研究制定鱿鱼全产业链管理等举措,建立起公海鱿鱼资源养护与管理的一系列科学规范措施,为全球公海鱿鱼渔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对于我国其他的公海渔业类型,如金枪鱼渔业、秋刀鱼渔业,我们将在相应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框架内,不断强化渔业资源的监测与调查,扩大国际和地区合作,促进相关公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实现联合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张显良说。(记者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