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 社会民生正文

用“绣花针”破“城市病”

【时间】2020-06-08 10:18:16  【阅览】

分享:

  加装电梯“说易行难”、道路交通“越修越堵”、企业审批“跑断腿”……日益加剧的“城市病”严重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近几年,南京坚持问题导向、精细化思维,不断创新城市治理路径,以“绣花针”功夫消除城市建设管理中民生难点、堵点。

  在南京一处工地,志愿者就环境维护等进行监督 季春鹏 摄

  问题导向,精准破除民生堵点

  给城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是缓解居民出门难的好办法。但由于条件苛刻,“老楼装新梯”长期雷声大雨点小。从2013年到2016年,南京3年仅加装了3部电梯。不少居民反映:“装一部电梯比建一栋房子还难。”

  针对这一民生堵点,南京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探索出一条可操作、可复制的加装电梯模式。两年多来,加装电梯600多部,签订2000多部电梯安装协议,极大方便了居民,吸引全国80多个城市前来观摩学习。

  交通拥堵是普遍存在的“城市病”。南京将改善“小微堵点”作为治堵的重要举措。在南京市中山路的南京鼓楼医院附近,半月谈记者看到,相关部门优化人行空间,增设非机动车道,靠医院一侧的原路面非机动车道则改为车行道,车道数量由2条增加为3条,车流速度明显加快。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乡建设一处处长卞媛媛介绍,南京确定了28个小微改造项目,采取优化车行道分配、优化公交站台位置、增设调头车道等小微措施,改善道路节点拥堵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原则。”南京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进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明健松说,大量琐碎而难以解决的民生问题,在精细化管理下迎刃而解,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精细治理,“九龙治水”变一条龙通关

  城市管理涉及建委、规划、城管等多个部门。如何让精细化思维贯穿全链条?南京市成立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进办公室,下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雨污分流改造、园林绿化、安居保障、城市管理等11个小组。建委、规划、城管、园林、环保等10多个单位分别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协同作战。

  在南京紫东地区,4条“断头路”打通项目接连启动。南京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进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陆一说,开工的“断头路”打通项目全部涉及跨区、跨部门合作,牵涉铁路、地铁和文物保护等处置安排,是南京精细化建设管理取得进展的一个缩影。

  针对城市治理的重点难点,南京精细化推进办每月召开工作调度会和现场推进会,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南京先后就建筑立面色彩、杆线下地、雨污分流等发布各类标准、技术指导原则数十个,用专业化、精细化的标准规范,保障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高效运转。

  南京市副市长、市精细化推进办主任邢正军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应遵循政策精雕细琢、项目精挑细选、方案精打细算、管理精耕细作的“四精”要求,统筹算好经济账、社会账、环境账和民心账,让更多群众享受城市建设发展成果。

  共建共享,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以前政府做事,有时沟通不是很全面,你努力做了件事,群众不领情,大家都很委屈。”陆一说,南京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集众智、合众力,以群众满意度作为项目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指标。

  南湖片区是上世纪80年代江苏最大的住宅小区,需要改造升级。在改造工程开工前,居民议事会、投诉接待、质量巡查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来。在南湖片区改造工程的居民接待点,厚厚的记录本上,居民每天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均记录在案。

  “过去进小区施工没有章法,今天你来挖一遍,明天他来挖一遍,地面坑坑洼洼,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居民陈建国说,现在各类施工非常有序,做一段恢复一段。

  在南京,街角“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让市民随处能见绿,随处可休闲;老旧小区治理解决了房屋渗漏、道路破损、停车混乱等难题;背街小巷整治留住老味道、老记忆……

  “城市建设管理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精细化思维,做足绣花功夫,提升治理能力,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邢正军说。(记者 凌军辉 沈汝发)

【来源】 半月谈 【作者】
【责任编辑】ccnntv0011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