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集王羲之书道德经》出版暨勒石研讨会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举行,近30位全国知名书法家、评论家、出版家及新闻人出席了此次活动。大家对于《集王羲之书道德经》的出版及勒石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集字中的部分细节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陈联合主持。在研讨开始前,担任《集王羲之书道德经》主编的河北省企业界书画家协会主席、我省知名企业家张雷民首先介绍了此次集字的基本情况。张雷民表示,老子所撰《道德经》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的两座高峰,早在两年前,他就产生了要把二者结合在一起,集字成帖,为大家提供一个可资学习和临摹的范本。为此,他组织成立了专业的团队,在两年间细细探访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国家图书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相关文博单位,请教各位专家,力求寻找到最早、最清晰的王羲之书法拓本作为集字蓝本,以形成完善的字库。所搜集到的字帖、拓片等原始资料,经过搜集和逐行逐字进行扫描分解,终于形成了近三万字的一个庞大且相对完整的王羲之书法字库,字库把每一个字的多种变化都纳入其中,在集字过程中,参照其他碑帖章法布局和重心变化,审慎进行调整。其间,张雷民还多次赴京拜访我国著名书法家、文字学专家卜希旸和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铁信,以求尽量达到最佳的集字效果。张雷民表示,自己有个愿望,如《集王羲之书道德经》在书道和传统文化传承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就想把它勒石刻成四块大碑,再加上碑头碑座,立在他的老家河南范县,让它作为一种文化回归和传承的现象,回哺故乡的风土,沁润故乡的文化。
全国政协原文史办主任李松晨对《集王羲之书道德经》的出版发行,提出了三点看法:首先,此书的集成实属首创。他表示,自己长期在各出版社担任职务,对书法酷爱又有选题决定权,在20年间下功夫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停地在寻找王羲之的书法遗留,但从来没有看到过有集王羲之书道德经的只字片拓,多次到海外搜寻,也也没有发现,所以说是首创。其次,这是一部宏篇巨制。《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只有1904个字,而道德经有5162多字。字数多,集字难度当然大。纵观此书,开本阔大,虽布局紧密,却字字利落。选字浑厚得体,又不失舒展飘逸。其结体森严茂密,又不失宏敞之态。通篇字态雍容和穆,又不失灵动之雅趣,端庄秀美,又圆转流利大气。再次,意义深远。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我国的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把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化经典和中国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书体结合起来,这无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同乡,他对张雷民想把《集王羲之书道德经》勒石刻碑立于家乡的想法表示十分支持。
中国文史馆研究员卜希旸表示,截至目前,王羲之手书的墨迹可以说是一笔也没有,现在集齐这5000多字,很不容易。他提出,《集王羲之书道德经》所选字体多来源于《圣教序》。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淳化阁法帖》,集得很好。张雷民先生要把这个刻成四块大碑,肯定会非常气派。他建议,还要筑一个碑亭来保护,要不然风化也是很快的。他进一步建议,可以把这部书依据原版刻成帖。做一个长廊,方便大家欣赏。
人民日报社原国际部主任陈特安表示,张雷民先生主编的《集王羲之书道德经》,把哲学史上和书法史上的两大经典完美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珠联璧合。他说,《集王羲之书道德经》可作为王羲之新字帖进行深入临习,也可作为学习老子哲学的新读本,可以说是一桩盛事、雅事,对传承和弘扬我国道德经文化和书法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文化自信,助力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经典与经典的完美结合,是一个1+1远远大于2的创举和范例。
《中国书画》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刘光在讲话中详略梳理了王羲之书法和帖学系统生成,他表示张雷民先生主编的《集王羲之字道德经》,从规模体量等诸多方面都堪称创举。工作团队在字形选择、行气律动、通篇布局都做了千百次的推敲,动用了大量的工具书,组成了庞大的专家顾问队伍,运用了高端电脑制作团队,精心推敲、不厌其烦。张雷民先生这一艺术实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着重要意义,是“在发展中继承”,必然会成为新时代艺术征程上的里程碑。同时,此举对于帖学复兴,也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内知名书法家、评论家赵铁信、赵宏、马国庆、刘大新、李穆、李钢、何济洲、姚赣南、林福光和河北省企业界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海兵及副主席兼常务副秘书长孙军科参加此次活动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