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宁频道 > 文学楹联正文

一张老报纸 少年文学梦

【时间】2019-12-10 10:44:54  【阅览】

分享:

(本网讯:记者 王连海)冬日的一个午后,去抚顺市图书馆资料室查资料,居然在1984225日《抚顺日报》第三版找到了我的一篇小散文,感慨万千。

当时的《抚顺日报》只有小四版。铅字印刷的报纸已经有点儿发黄变脆卷边了,像久经沧桑老人的面庞,写满岁月的痕迹,但从容淡定。

三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时间真是一把无情的刀剑,多少当年熟悉的人已经远走,还能看到当初自己非常稚嫩的文字,想起自己的初心,真的是很幸福的事。

1982年,我没有考上大学。当时能考上大学是极难的事,没考上是不甘心,但我的语文考了89还是95分,时间久了,有点记不清了,反正还算高分吧,多少有点儿阿Q精神,聊以自我安慰。正好赶上电业局招工,不少同学报名,母亲让我也去考。上千人参加考试只录取20名,居然有我。万般无奈,极不情愿的上班工作了。

那时真是万丈豪情。可算有时间读书了,每天除了睡觉以外,所有的时间都在看书。抚顺市图书馆那时还在劳动公园,办了借书证,下夜班就去,白天阅览报纸杂志,晚上换一本书,三天必须读完再换。真的是像高尔基说的“我扑到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接近疯狂的状态。

那个年代书是非常珍贵的。小时候同学谁有书都得换着看,连夜看完,谁有一本好书,大伙都得溜须拍马,牛的很。前趟房的孙叔在厂图书馆借的书都先给我看。《水浒传》我是评水浒时看的,街道只有一套,刘婶是主任,知道我爱看书偷偷拿给我看的,当然是一夜不睡看完的。当初看书的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打心眼里感激刘婶和孙叔,他们让我在那个书籍贫乏的时代,看到了一个精彩的世界,涌起了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

那段青春岁月,豪不夸张,我几乎看了所有我能买到借到的书和报刊杂志。那时的《人民文学》、《小说月报》、《鸭绿江》文学杂志等几乎每期都看,被一篇篇的大作感动,看的多了,也涌起了写作的冲动,不知天高地厚的做起了作家梦,开始往报社投稿。

一次次的石沉大海。一点没打击我的信心,依旧是每天看书写作。忽然有一天,一个同学告诉我,你的文章上《抚顺日报》了。到中央大街的邮局报刊亭,还真看到了自己的名子和一篇小文第一次变成铅字了,在琥珀文艺版。当时那个激动,还真是无法表达。以后再在报纸杂志上发文章,都不再有那么激动了。

可以说84年《抚顺日报》那篇小文,像一盏油灯,点亮了我的文学梦,鼓励我在写作这条艰辛路上一直走到今天。虽然有过懒惰,有过彷徨,有过怀疑,但没有放弃,心中始终燃烧着文学的红色小火苗。

二十刚出头毛头小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弃五奔六的年纪,还是可以有少年的激情,少年的希望,少年的梦想。

人生可以过半,心永似少年。

王连海

笔名:快乐太平洋196313日 中国共产党员 抚顺供电公司职工 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公益书画记者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公益书画家协会会员,辽宁公益书画家协会抚顺分会副秘书长、抚顺市美学学会会员

自幼爱读书,爱写作。82年参加工作至今,做兼职宣传报道工作,还算优秀。偶有小文在报刊杂志媒体发表。喜欢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不求成名成家,但愿人生快乐。最赞毛泽东诗词,激励奋勇前行。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liaoningpindao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