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黑龙江讯(刘春梅 姜莉娜)在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的存在感不低。
论资源禀赋,这里有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四大煤城,还有大兴安岭和伊春两大林区,2.4亿亩耕地年产粮食1500多亿斤,中国人每吃九碗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
论自然风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四大江河在此奔流激荡,漠河北极村、中国雪乡、冰雪大世界等冰雪旅游目的地串珠成链,鼎鼎有名;
论工业基础,黑龙江诞生了中国第一架直升机、第一架轻型喷气轰炸机、第一台模拟计算机等,铸就了一批批事关国脉国运、关系民族盛衰的“大国重器”;
论红色基因,14年东北抗联烽火写就英雄篇章、北大荒变身北大仓、亘古荒原崛起大庆油田,熔铸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可一段时期以来,整个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在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涉及体制机制问题的改革还在攻坚,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等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让各方面的环境与资源共进,实力与颜值“齐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黑龙江、始终牵挂黑土地,三年两次亲临视察指导,赋予了黑龙江重振雄风、全面振兴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黑龙江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守初心担使命,重振雄风再出发。哈尔滨新区、中国(黑龙江)自贸区建设蹄疾步稳,中国一重、哈电、哈飞、中车齐车等老字号“国之重器”焕发活力,民营经济占半壁江山,上市公司达到39家,农垦、森工彻底打破政企合一体制,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冰雪旅游、冰雪体育等“冷”经济日渐红火……在总书记考察过的各个领域,黑龙江正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走出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十四五”开局之年,黑龙江首季经济开局良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92.5亿元,同比增长12.4%;全省地方国企实现营业收入316.74亿元,同比增长34.61%,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11.4%,创5年来新高。
黑土地,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有多牛?
成立近70年来,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00多项,先后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重型装备的历史、不能生产成套机器产品的历史、不能生产核电的历史。
可受外部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转型滞后等影响,2014—2016年中国一重集团连续三年陷入亏损。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同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张考卷,三道必答题,黑龙江5年来书写出了怎样的“三篇大文章”?危急关头,中国一重抓住东北地区中央企业综合改革试点有利契机,转变经营管理体系、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创新党建工作思路,通过以改促变、以变促通,内强管理、外联市场,2017年一举扭亏为盈。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65%!
涅槃重生,不止一个中国一重!黑龙江把改造升级“老字号”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工业强省的重要抓手,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升级改造等措施,让“老字号”焕发新动能。
今年一季度,哈电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4.7%;大庆油田国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11%,海外市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97%……一季度全省地方国企实现营业收入316.74亿元,同比增长34.61%,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原字号”产业链在拉长。坚持优化结构和提升效益兼顾并重,去年11月2日,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建成投产,炼油“燃料型”向化工“材料型”转变迈出新步伐。2021年第一季度,大庆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24.86亿元,原油加工量同比增加52.2万吨。
从“原字号”到精深加工,从“头重尾轻”到“头尾并重”,黑龙江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煤头电尾”“油头化尾”“煤头化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显成效。
振兴发展的基点在创新,“新字号”培育壮大正在加速。在黑龙江省首家芯片企业穆棱市北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封装测试车间,数十名技术工人正加紧赶制来自国内感应电机、焊接机等领域企业的订单。连日来,一批又一批IGBT芯片从这里出厂。
北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黑龙江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培育的典型企业之一。黑龙江省已经实施两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底,黑龙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932家,是“十二五”期末的2.79倍,新产业新业态集群式成长,新旧动能高质量转换。
贯彻新发展理念,黑龙江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金融、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蓬勃兴起,202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9.5%。
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黑龙江聚焦旅游强省建设,发展冬季户外运动、旗舰冰雪景点、冰雪节庆三大冰雪旅游支柱产品,到2030年,力争全省冰雪旅游人数突破2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黑龙江定下高质量发展主基调——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工业强省。
向改革要发展红利
向开放要发展活力在北大荒博物馆,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看天吃饭”到旱涝保收,从开垦初期粮食产量0.048亿斤到2020年产粮430.5亿斤,透过一张张照片、一串串数字,穿越历史时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在眼前铺展开来。
北大荒为国家战略而生,与新中国发展同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北大荒向改革要红利、以改革促发展:
原农垦总局及管理局29622项行政权力事项全部移交;垦区1063个事业单位撤销543家、移交155家、纳入企业集团365家,妥善移交安置涉改人员63139人;垦区863个社区及162.3万居民全部纳入属地政府管理……
两年来,黑龙江垦区彻底打破政企合一体制,北大荒农垦集团立足现代农业、面向市场需求,逐步释放改革发展红利,全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在2018年9月召开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定改革信心,在谋划地区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
什么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改革!“要解决黑龙江发展的体制性矛盾,根本在于革故鼎新、推陈出新。”黑龙江省委和政府领导班子看得准、抓得稳、落得实——龙煤集团改革脱困取得重大进展,彻底结束森工、农垦70多年政企合一体制,在全国率先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在绥芬河铁路口岸,一趟趟中欧班列拉响汽笛缓缓驶出,将琳琅满目的商品送往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等国家。自2018年8月绥芬河口岸首次开行中欧班列以来,至今已突破400列大关。
“希望黑龙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这是总书记对黑龙江的殷殷嘱托。
传统观念中,黑龙江是“东北的东北”,地处祖国边陲、交通末梢。换个思路,边陲变中心、末梢变前沿——这里是东北亚中心,向北联通俄罗斯,向南国内市场广阔。
设立中俄地方合作发展投资基金、举办多届中俄博览会和哈洽会、黑河黑龙江公路大桥已具备开通运营的条件、中国(黑龙江)自贸区89项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100%……“十三五”期间,黑龙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9%,其中对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5%。
呵护黑土耕地
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挑起“金扁担”,农业提质效。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科技贡献率达68.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截至目前,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
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拥有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整个东北地区的56.1%。如何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在绥化市北林区北林办事处四平管理区,3台免耕播种机一字排开,将玉米种粒均匀播进黑土地。这片耕地是东北第一批黑土耕地保护试点区,通过保护性耕作、秸秆全量还田等措施,5年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近4个百分点。
“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两次赴黑龙江考察,均对黑土地保护提出明确要求。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横跨6条积温带,根据不同地理地貌、气候条件,将黑土耕地划分为4个类型区,实行分类施策、综合治理、重点保护——平原旱田实施秸秆全量还田培肥地力、坡耕地采取横坡打垄等措施固土保水、风沙干旱实施秸秆覆盖免耕等保护性技术、水田推行节水控灌等措施。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万亩,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15年提高3.6%,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4个等级。
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加法,化肥农药施用量做减法。黑龙江紧紧围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农业“三减”,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全省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基地面积达到500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8500万亩。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时,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呵护耕地质量,筑牢优质粮仓。去年,黑龙江粮食产量达1508亿斤,实现“十七连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勇于攻克“娄山关”“腊子口”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民生服务中心,32个经办窗口秩序井然、午间不间断服务,日均接待办事群众2000余人。该服务中心的启动与一次问责有关。
“每天就发60个号,办业务的人特别多,大家都连夜去排队,早上四五点钟基本上60人就排满了……”让市民李女士更为气愤的是,“黑中介”却在服务中心门外公然揽客,只要花钱就一路“绿灯”。
接到线索后,哈尔滨市纪委监委迅速行动,深挖彻查,包括市医保局局长、市医保中心主任、道里区副区长在内的13名责任人因漠视群众利益和疾苦、官僚主义严重、服务意识淡薄被严肃追责。同时,道里区新建大厅场地面积2300平方米,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业务办理为一体的道里区民生服务中心,真正实现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出真招、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
黑龙江全省各级纪委监委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从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地方抓起,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4499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038人,分别同比增长2.5%、6.5%。
党风政风持续好转,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入驻哈尔滨新区。这家软件开发企业成立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26万元,去年则超过1.1亿元。“环境好、政策优、区位优势明显,我们已经决定将总部从深圳迁到新区,扩大产业规模。”公司常务副总裁丁福生说。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当年签约、当年开工,101天完成单体建筑封顶,创造“新区速度”……
近几年,从“投资不过山海关”到大项目、新项目“争过山海关”,这背后是政府部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全身心为企业服务结出的累累硕果。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
眼下,“十四五”蓝图已经绘就,砥砺奋进正当其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黑龙江广大干部群众牢牢记住“三长三短”辩证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打出振兴龙江组合拳。
正如采访中一位干部所说,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黑龙江仍将面临许多“发展起来的烦恼”“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亟待攻克。但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跨过雄关,定能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