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均衡?优质均衡?
而对乡村教师黄敏来说,优质均衡是她未来的工作目标:根据孩子的特长和性格开展教育,让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用好线上教育资源,让农村孩子能够共享哈尔滨甚至北京、上海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不但能教学,还能帮着孩子规划人生,解决心理问题……也是一句话,就是要让义务教育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高质量、自己教得更有个性、学生学得更加全面。
教育关乎每一个孩子,牵扯千家万户。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大等不利因素,举全省之力,从政策、投入、保障等方面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5年以前“进展缓慢”、仅有14个县区通过“国检”,到2019年提前一年实现全域基本均衡,再到今年,正式启动和部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奏响了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基本均衡做到了啥?
无论是乡村还是县城学校都是最好的地标性建筑
我省目前共有义务教育学校2581所。其中,小学1431所,初中1420所,小学教学点860个,在校学生近200万人,专任教师近20万人。
实现义务教育全域基本均衡,就是为了让近20万名教职工和220万名学生受益,初步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这种转变是巨大的:
——“无论是乡村还是县城,学校都是最好的地标性建筑”,这是很多龙江老百姓看到最直观的改变。
青冈县坚持“小财政”办好“大教育”,近三年累计投资2.3亿元实施“校建工程”,新建中小学校舍24栋;兰西县投入2.1亿元,城乡学校校舍全部实现了楼房化,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教育发展的巨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我省28个贫困县“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投入35.7亿元,覆盖项目学校1031所,改造校舍面积175万平方米,购置图书280万册、课桌椅18.9万套、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77万台套件。
“家庭困难也不耽误孩子上学,残疾儿童还有老师送教上门。”这是让很多家长欣喜的改变。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安置率和留守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以上,特殊教育学校基本覆盖30万人口以上的县。庆安县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行程21万公里,送教11000余人次。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我省落实各类奖、助、补、免、偿及免费教科书等专项资金46.74亿元,奖励资助学生807万人次,全省无一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因贫失学的问题。
“工资高了,补助增了,培训多了。”这是教师们看到的改变。
近三年,我省“五个一批”战略累计补充教师2.1万人、选派4.3万教师“交流轮岗”,每年选聘近千名师范毕业生、选派近两千名师范生到农村任教、实习,“国培”项目培训乡村教师12.87万人次。全省下达贫困县、边境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1.25亿元,惠及教师9.8万人次。东宁市6个乡镇全部建有教师周转房,镇村教师月平均工资高出城区200至700元。
这些改变的背后,是黑龙江广开源路、集中财力、创造条件,宁可其它项目放缓,也要保证均衡发展建设投入。省级财政2016年投入2亿元、2017年投入1.65亿元、2018年投入2.1亿元,对已完成基本均衡发展任务的县区给予一定奖励,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边远贫困地区进行补助。近三年,黑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8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852所,新增校舍、体育运动场馆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30亿元,新增图书1600万册,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优质均衡要做到啥?
增加骨干教师、音体美教师,增加各类教育硬件资源
基本均衡已经让我省的义务教育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不由得让百姓期待,优质均衡是不是会让龙江基础教育水平有更大的提升?对此,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的回答是肯定的。“优质均衡的‘优’,主要体现在:全面发展的理念更鲜明,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教师队伍更强,人民群众更满意!”
具体而言,优质均衡,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骨干教师配备、音体美专任教师配备、网络多媒体教室配备、城区和县镇公办学校就近入学比例、设施设备利用率、课程开齐开足率等。
同时,学生平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等其他各项指标也会相应提高标准。
还要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严格规范中小学招生和办学行为。完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进一步完善孤儿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扩大特殊教育资源,提高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水平。
实际上,国家先后出台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和认定工作规程。与基本均衡不同的是,这次县域优质均衡的评估指标和认定标准全部由国家层级统一制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出题、国家考试、国家认定”,也有具体的指标。
例如,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小学、初中的校额不超过2000人,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同时,还明确将“以考试的方式招生违规择校”“设重点学校或重点班”“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等6个方面设定为“一票否决”因素。
据了解,我省已经有部分市县,率先提出2022年要完成第一阶段的优质均衡建设目标,为全省打样。
这些“扛标”的县区,已经开始对标国家标准,开启建设工作。
有地方政府负责人说,要统筹新建或改扩建配套学校,持续增加优质资源供给。还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说,要以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为契机,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把乡村教师作为保障重点,用好“五个一批”等政策,抓紧补充、配齐城乡教师队伍,培育一批名师、名校长,确保师资队伍不断档、可持续、高水平。“我们会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推动投入向农村以及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等薄弱环节倾斜,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有县长这样表示。
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如何迈进?
解读《黑龙江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
有专家表示,我省义务教育目前还存在着教育投入不到位、办学条件有缺口、教师结构有矛盾、管理水平有待加强等问题,想要迈进高质量,并不容易。
日前印发的《黑龙江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就是为了推动义务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发展。
有专家表示,《实施方案》中提到的“优质均衡攻坚行动计划”值得关注。这位专家告诉记者,该计划要求,确保到2022年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建设达标比例达到20%。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省将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强校+弱校”联盟式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些举措将缩小我省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
还有专家介绍,为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我省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我省会建立教学质量提升实验区和实验校,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教学案例,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混合式、综合化教学。同时,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建设一批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支持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远程同步教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省必须重视教师数量和能力双提升。”有专家对记者说,此次《实施方案》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5年1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这对教师能力提升会有较大促进作用。他还表示,此次《实施方案》强调,保障教师享有健康体检、旅游、住房、落户等优待政策,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要求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更多人才向教师队伍聚集,让更多的教师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记者还发现,此次《实施方案》和之前的相关文件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五育并举”,这也是优质均衡的题中之义。《实施方案》要求,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普及推广校园足球和冰雪运动项目。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同时,还要求开设戏曲、剪纸、版画、冰雪文化等黑龙江特色课程,帮助每名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技能,并建设一批黑龙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联盟模式”推动
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
实际上,对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我省已经有所探索,一个影响全国的典型经验就是用联盟模式推动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6月,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启动。省教育厅采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发展策略,把全省农村中小学校分区域、分类型,联合组成1个核心联盟、28个市级联盟、196个县域联盟,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更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形成具有龙江特色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新模式。
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三级联盟在省教育厅的统筹规划下,共同研究各类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发展路径,促进联盟内的学校在办学理念、组织建设、校园文化、治理能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同步提质升级。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培育和选树一批新时代农村义务教育新标杆,带动形成“以点带面、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镇带村、区域协同、镇村一体”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新格局。
核心联盟总牵头学校是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该校是2019年度中国基础教育的三十大先进典型。目前,大兴镇中心学校已经与牡丹江市宁安市东京城镇林业局第二小学、佳木斯市郊区沿江镇红旗中学,联手组织核心联盟成员学校线上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