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海频道 > 乡镇在线正文

大通县2021年度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11 22:06:02  【阅览】

分享:

为进一步加强海晏县农牧民培育工程,以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高素质农牧民为目标,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着力解决农牧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牧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根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发2021年度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青农科【2021】113号),和大通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关于举办2021年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在中共大通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心下、在大通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西宁市圣湖飞鹰职业培训学校的紧密布置、认真组织、科学安排下,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7月7日,圆满完成了大通县2021年度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2021年12月1日至12月13日,历时14天,共完成大通县2021年度高素质农牧民教育理论培训340人培训任务,分7个班依次进行。即“女农民蔬菜班”50人,“现代青年农场主”40人,“经营管理型(马铃薯生产)”100人,“产业扶贫带头人”50人、“油菜生产”100人。培训中,西宁圣湖飞鹰职业培训学校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加强领导,科学安排,并建立培训班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后勤服务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以提高农牧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加强政策项目扶持的精神。特选定3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并成立了班委会和以乡镇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建立了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及时发布相关农业政策、市场和技术信息,学员间互动讨论十分活跃。通过培训,学员们思想意识得到有效转变,现代农牧业种养殖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有了显著改善。

经统计,7个培训班通过过程性考核、理论考试和综合评定,340名学员成绩全部合格并获得了《大通县2021年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结业证书》,任务完成率100%,培训合格率达100%。其中有35名学员由于表现良好、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学校双方共同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培训计划、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培训专业和课程设置审核、学员管理、教材发放、学员信息采集、工作进展情况汇总上报、监督检查和保证培训质量。

2.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

我校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大通县现代农牧业发展现状,通过培训前的广泛调研和对省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代表性企业的考察,最终确定宁夏和张掖两地为实践考察地点,并详细制定了各专业培训计划。理论学习与实训和考察比例1:2,分为综合课程和专题课程,晚间课堂讨论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查学习确定为生产经营技术实践教学培训基地与现场考察交流等五个阶段进行,从而为保证培训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聘请专业优秀教师,建立师资人才库

高素质农牧民教育是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生产的主力军,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才能很好地完成培训任务。学校根据培训实际需求,注重培训过程,完善培训细节,追求培训效果,特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骨干、“乡土”专家组成了一支专家讲师团队。特从青海大学牧科院、青海大学医学院、省农牧厅农经总站、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省农广校、西宁市农技推广总站、省创业指导师协会等聘请多名省级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并组织市、县两级相关专家全程进行现场(田间)教学和答疑解难。专家老师们讲课形象生动,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互动效果十分高涨。

4.选择切合实际的教材

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本县农牧民特点的培训教材是去的培训效果的基本保证。共选购《新编农业政策法律读本》、《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电子商务》、《动物疾病防治技术》、《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现代农牧业创业技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维修与使用》、《农牧业合作社特色产业发展》、《合作社实物教程和财务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产业扶贫带头人》、《精准扶贫政府扶持优惠政策》和《农牧业信用担保政策》等十六本。

5.科学设置教学过程

根据大通县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培养目标,围绕高原种养植与销售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加工销售、合作社产业发展现状和精准扶贫发展对策、经营主体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等设置教学课程。主要采用“学校授课+基地实习”、“外出考察+现场指导”、“晚自习互动讨论+答疑解难”等形式进行培训,体现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共计160课时的学习时间进行课程安排,其中理论学习安排48课时,外出基地考察实训安排64课时,线上学习48课时。通过上述安排,学员们无论在理论生产上,还是技术支持上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

6.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每期培训班开班前对参培的教师先进行合理的工作计划与目标分配,让教师充分了解学员学情,各培训班采取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训的方式开展教学。班主任每天进行实名制考勤登记,班委会成员各负其责管理学员。课堂有多媒体教学、老师面授、老师答疑、学员交流、师生互动,有文字、有图片、有专业设施、操作设备,课堂气氛活跃,内容通俗易懂。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必须针对农牧民特点,采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是分段分片分类教学。根据学员来自不同区域及从事不同产业分为动植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专业合作社骨干培训班,产业融合发展培训班,农机维修与使用培训班、扶贫攻坚和创业致富领头人培训班。

二是让课堂活跃起来。授课教师都准备了ppt课件,授课更加直观。同时,改变了教师一人讲大伙坐着听的传统模式,增加了教师与学员的互动,很多课都采用了讲解与问答相结合,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增强了授课的针对性。

三是把实践考察学习作为重要阵地。让学员走出去,开眼界,学经验。三期培训班分赴互助、大通、湟中、平安、贵德及西宁市周边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各班学员除听取当地专家现场讲解外,还积极深入到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线参观学习并详细做记录,具体了解各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的生产—发展—管理—经营等模式,感受到了全新的、先进的新农村发展气象。

7.完善并加强档案管理

我校专门安排了4名专职人员进行本次高素质农牧民的档案管理工作和建立工作。及时对培训学员进行个人信息采集和录入,对第一手材料(文字、图片、影像)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确保培训工作结束后整体档案的建立健全和归档备案。

三、 培训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过组织外出(宁夏、张掖)参观学习,拓宽了视野,给学员带来了全新体验,实地学习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让学员们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学员们充分利用培训平台,相互交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相互之间形成资源共享。

2.提高生产销售水平。学员们通过授课教师在销售渠道开拓、品牌塑造等培训内容知识引导帮助下,逐步认识到销售技巧的重要性,有的学员经过学习后,决心对自己产品进行重新改良包装,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3.增强学员致富信心。学员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教师讲课水平高、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管理规范、服务到位。通过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高素质农牧民培育政策、体验三产融合发展、社会责任等培训,把握了宏观形势。培训中还融入支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申报、合作社法规、财务管理、合同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认定、农业金融等内容,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通过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培训,建立了对农产品生鲜电商、渠道建立、品牌塑造等问题的深层次认识,让学员对脱贫致富充满了希望。

四、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打算

(一)培训时间的选定与农牧业生产的有效衔接

一是农牧民培育工程必须有一个过程的合理把握,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培训对象的合理筛选决定着培训效果的价值体现。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开展下一步高素质农牧民对象的筛选工作,为来年培育高素质农牧民打好基础。二是不断在培训内容、方式上下功夫,使之更适合贴近现代农牧区。三是整合资源,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现代农牧业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高素质农牧民培训效果。

综上,大通县2021年度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举办,均受到了广大学员们的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通过培训,学员们的思想受到了很大变化,技能有所提高,本领得到加强,有效解决了农牧民群众多年以来一直困惑的问题,真正学到了务农、生产、创业、致富的本领,找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向富裕的新路子。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ccnnqinghai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