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常,爱心无涯,守护的路上,我从未缺席”,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李钊伟教授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医生”的职责使命,2019年至2022年期间,在玉树地区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医疗帮扶,帮助当地医院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服务理念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提升,变“输血供氧”为“造血制氧”,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优秀的管理理念“带着泥土”移栽到当地,手把手培养起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医疗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显著改善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以一颗“医者仁心”,护佑生命之健康。
医者——仁心并仁术
击鼓催征再出发,乘风破浪启新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医院深度推进转型发展的奋进之年。玉树八一医院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铆足干劲、接续奋斗,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深耕细作,笃行致远。骨科病区成立革故鼎新,育才蓄能,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攻坚姿态助力科室“乘风破浪”,实现高质量发展。自玉树八一医院骨科成立以来,三年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为玉树人民群众递交一份满意答案!青大附院李钊伟教授自帮扶八一医院骨科三年以来,常说身为医者就要站在门口观望人间疾苦,以身为盾,护性命之忧。在李钊伟教授心中,生命是患者“心之所系、性命相托”的信任,是对藏区基层医护人员“用尽所学、倾力相助”的传授。
雪山、湖泊、草原,还有虔诚质朴的玉树人民,玉树的每一个元素都让人向往。玉树灾后重建的工作惊艳了整个东方大地,而现在神奇的玉树有太多神秘而又让人着迷的地方。然而正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难以适应的海拔,造成了就医的极大不便。多年来,玉树八一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扎根床一线,勇攀技术高峰,心系广大患者,以奋斗进取的拼搏姿态,践行了医者的使命担当,但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当地百姓依然不能充分享有健康权益。为改变这一现状,2020年,李钊伟教授赴玉树八一医院开展“一站式”帮扶,帮助指导建立骨科,将仅有2名医生,1名护士,4张床位的“小单元”打造为州样板示范科室,突破玉树地区零现状,将国内、省内骨伤疾病先进诊疗技术“送货上门”。回望科室建立初期,一切从零开始,各种艰辛与困难,每个人记忆犹新。李钊伟教授将专业知识倾囊传授,传授所学培养人才,为玉树八一医院建立骨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玉树地区疾病复杂种类多样的科室,创伤骨折,关节骨病,脊柱结核及创伤后的感染等等,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快速作出诊断,护理工作也繁多谨慎。三年来,骨科新组的医护人员们得到充分历练,李钊伟教授带领新组建骨科医疗团队开展手术近400台,培养县级医院医疗骨干4名,团队内2名医生职称得到晋升,“打包移植”国内及省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3项,填补和刷新玉树地区骨科医疗技术空白不计其数,实现人才培养“本土化”,诊疗团队一次次以玉树现有医疗条件及设备创造藏区手术奇迹,用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手术方式深得玉树无数患者的赞誉。
"过窄门而宽途”,骨科的发展凝聚了李钊伟教授和全科室的默默付出与辛勤汗水,他们时刻不敢懈怠,始终秉持“精诚、团结、感恩、惠民”理念,为当地群中众健康护航,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急患者所急,为患者服务。三年来,李钊伟教授携八一医院骨科医疗团队为玉树地区群众进行公益义诊活动不计其数,以“红色医疗”走基层,精准扶贫收官年为契机,强力推进骨科建设。因作用发挥明显,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给予“精诚团结、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倾力造血”的高度赞扬与充分肯定,大量患者康复出院后,携同家人再次返回医院送上哈达和锦旗,真诚感谢李钊伟教授及带领的团队,多次表达对八一医院骨科的信赖和感恩。
医心——愿患者无病苦之痛
由于玉树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大部分患者需要10小时甚至2天以上才能到达省城。往往患者到达医院时,部分本该急诊手术的患者也因长时间的路途奔波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有些四肢骨折甚至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长时间在路途中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危重紧急而不得不截肢的严重后果,从前面对这样的患者不得不建议患者转往西宁。八一医院骨科成立后已收治各类创伤骨折患者近100余人,骨折手术突破90余例,真正做到患者不出玉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服务。李钊伟教授说,很多藏区牧民群众因为急诊和条件有限而不得不去一趟省城西宁,这样住宿,吃喝加之来回的车费,无疑是一笔高额的花费,加之大部分牧民群众到了省城存在语言沟通交流障碍,更是有诸多不便,有些疾病完全可以在这里治疗,开科之初,在手术设备少,器械不齐的约束环境下,我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自制了骨科手术木床、木桌,部分手术器械也是从省城西宁紧急借往这边开展手术,这样我们玉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治疗,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及家属,也为牧区的群众节省了很多本该去西宁的额外费用,以实际行动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放在优先位置。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青南之巅,生活海拔3700米,加之藏区牧民群众的生活以糌粑、酥油茶为主食,好食生肉或半生不熟的肉类,长期高热量饮食加之缺氧环境下长期生活,久而久之身体的各项机能与低海拔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在新寨玛尼堆可以看到很多转山转经的老人们因为长年转山转经,匍匐磕长头导致下肢形态已经变形严重,膝关节内、外翻,给日常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骨科成立3年中,李钊伟教授偶然之中去到一次佛教圣地,满眼看到这些老人们后惊讶到,在西宁这样的关节畸形已经早早进行干预和治疗了,随即他细心询问其中一个在路边休息双手还在拄着拐杖的老人“你这样拄拐多久了?膝关节疼的厉害吗?...”他们聊了很久,李钊伟教授也默默看了很久,就是那一次,李钊伟教授充分了解到,在基层,大部分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这种病是可以做手术的,但在省城西宁,因为就医环境和医疗条件都很好,那边很多老年人因为骨性关节病做了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出院。李钊伟教授到八一医院后,很快着手进行骨关节病的相关工作,从对医护人员的授课到藏区的宣传,使很多老年人了解到这一疾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甚至前些年在省城西宁,有很多玉树的患者因为骨性关节病也做了膝关节手术,通过随访回来玉树的患者,加大力度筛查和宣传,多次走访敬老院为老年患者进行义诊,很多老年人纷纷来到八一医院骨科了解相关的疾病及手术,一些患者首次因为骨性关节病住院后,骨科所有医护人员通过李钊伟教授远程指导,详细制定手术方案,做好围术期管理。
2020年8月,李钊伟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在玉树八一医院同骨科欧阳主任完成了玉树首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取得成功,截止2023年3月,玉树八一医院骨科通过李钊伟教授团队的帮扶下已经进行了近300余列全膝关节置换(TKA),膝关节单髁置换(UKA)、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等、尤其2021年下半年为玉树地区的患者进行了青海首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首例藏区腰椎骨折切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全国第二例膝关节外侧单髁置换术、2022年7月更是把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到玉树,为一例患者实施张英泽院士“反式牵引架”系统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023年2月完成了藏区首例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和首例第二代3D打印导板技术的全踝关节置换术。迄今无一愈后不良。
医行——一心称名,倒驾慈航
三年多的帮扶,八一医院骨科成立至今,有过困难,有过泪水,有过种种不可能,但是通过团队的努力和李钊伟教授的帮扶,八一医院骨科不断挑战疑难重大手术,使骨科“兜底”技术一次一次在上新台阶。
李钊伟教授有一次谈到玉树跟西宁的海拔悬殊太大了,一般人很难想象高海拔地区的生活。每一个黎明和夜晚,都会从呼吸、从心跳当中体会到什么叫高原。而每一次的手术后,李钊伟教授只有通过短暂吸氧才能缓解高反带来的不适,有一次面对媒体的询问到手术量时,李钊伟教授谦卑的说到手术本身可以治愈患者,数量多并不代表自己做了很多,真正令他骄傲的是三年来在八一医院现有基础上重点抓科室的规章制度,相应本地医务人员的人才培养,从完善到落实,制定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工作时间量化细则、感染手术处理细则、药品管理制度等,有效提高医疗安全水平,提高手术周转效率,提高手术间使用率。同时培养了本地骨科专业医师3名,骨科有了自己单独的病区,床位数也扩大至12张床位,护士4名,使他们灵活掌握了骨伤类疾病的诊疗和正确的临床思维,及骨科专科护理的培训,现在即使李钊伟教授不在玉树时,一些常见的四肢骨折,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去诊断和治疗,三年时间里,也真正建设了属于八一医院自己的骨科专用手术室,里面配备了新的骨科手术牵引床,脊柱手术木床,百级层流,气压电子止血带,C型臂,手术铅衣,心电监护仪等,骨科手术室设备水平已接近于各类三甲医院。
莺飞草长一世界
盛世繁花一菩提
生命按着生命的顺序成长
我们的寻常人生
虽一生默默,但不离不舍
无关繁华与落寞
只认真地活着自己的活
2020年,八一医院骨科正式成立,肩负责任与使命、怀揣着守护人民健康的满腔热忱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日夜兼程,砥砺前行,不断成长,取得丰硕发展成果。三年的磨砺与奋斗,造就了骨科不畏艰难、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团队精神和学术追求。未来,骨科将以规范支撑管控,以服务赢得效益,书写更加绚丽的发展篇章!